`
bulote
  • 浏览: 1305409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优秀课件笔记之中国园林艺术讲稿

 
阅读更多

1、本文所以内容来自 著名高校课件和学生笔记(校园里面经常见到有人高价买笔记)
2、任课教师不会提供参考文献,所以只能对作者表示感谢,如果引用了您的作品,可以用回复方式补充参考文献。
3、我不对文章无关问题进行解答,文章内容也比较难,我也很难解答您遇到的问题,如果发现BUG可以用回复方式帮我修正。

中国园林艺术

走进中国园林,你会被它特有的东方情调所吸引:这里的建筑小巧细腻、曲折含蓄而充满静谧,与大自然的风光相比,更具人性的追求,一石一木都透着文化的意味。中国园林之美,在于它熔文化、艺术于一炉。北方的皇家园林,既有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园林胜景,又有气势宏伟的宫殿式建筑群,充分表现了皇家气派;江南的私家园林,凭借天然的山水、植被优势,展现出有别于北方园林的意趣;这些园林多属官吏、富商和文人所有,与私人的住宅连在一起,既有住房、厅堂、书房,又有由许多亭、台、楼、阁、榭、舫、山水、植物组成的园林胜景,往往形体不大,却着力于模拟自然山水的神态。

这些不同的园林,呈现出一种安定、自足而幸福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又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人生观、宇宙观,以及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

古代中国,上至帝王,下至生活富裕的阶层,都以拥有园林这种有趣的生活空间为乐事。人们在园林中听政、宴客、射猎、游戏、读书、对弈、品茶、吟诗、作画,久而久之,积累了丰富的园林文化。随着越来越多的文人参与造园,体现了中国特色环境美学的中国园林艺术才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样本。

中国园林艺术着重意境的塑造,园林中的山水、植被、建筑以及其组成空间关系,不仅是一种物质环境,而且创造了一种精神氛围。造园者通过诸如象征与比拟、追求诗情画意、汇聚各地名胜古迹,以及在环境中建筑寺庙古刹、街市酒肆等造园手法,追求天然雅致的美学境界,是园林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密切地联系起来。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艺术,不但源远流长,而且直接影响到亚洲邻近的韩国和日本。也影响了欧洲的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中国园林有哪些类型?它们具有怎样的共同与不同之处?中国园林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怎样的造园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

一、园林的定义:

园林是在居住与游览的生活需要下发展起来的。园林艺术是因地制宜,利用环境,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风趣地环境艺术,利用自然风趣,通过概括与提炼,在园林中创制各种理想的意境,它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自然的艺术再现。

二、园林艺术的特征:

园林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同其他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即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同时,它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征。园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其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化艺术发展的进程德影响,并反映特点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风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由于自然条件、哲学思想、审美观的不同,使园林具有独特的民族性。

园林艺术还是一种物质空间环境,造园活动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然而,园林艺术又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园林的建筑,含有许多复杂的建筑、工程、工艺,以及植物栽培与养护技术的运用。同时,园林融合文学、绘画、建筑、雕塑、书法、音乐、工艺美术等诸多艺术因素于一体。

园林艺术还具有很强的功能性特征,它需要不断满足人们实用的、精神的诸多方面的要求。

三、园林艺术的类型:

中国园林、欧洲园林、伊斯兰园林

自然式、几何式、混合式

四、园林艺术的欣赏:

欣赏也是一门艺术,其要旨在于领略和品评各个园林的风格与特点。陈从周先生曾提出对园林景物的观赏有静观和动观之分,看与居,即静观;游与登,即动观。观,市园林欣赏的第一层面,是听觉、嗅觉、触觉等共同参与的综合感知过程。观,是对园林景象的感性理解,品则是欣赏者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情感等,运用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扩充与丰富园林景象的过程。

欣赏也是一门艺术,其要旨在于领略和品评各个园林的风格与特点。陈从周先生曾提出对园林景物的观赏有静观和动观之分,看与居,即静观;游与登,即动观。观,市园林欣赏的第一层面,是听觉、嗅觉、触觉等共同参与的综合感知过程。观,是对园林景象的感性理解,品则是欣赏者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情感等,运用联想、想象、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扩充与丰富园林景象的过程。

园林欣赏中的悟,是理解、思索、领悟,是一种探求,一种对园林意义深层而理性的把握。

一座优秀的园林,除了风景秀美,其文化与历史因素也十分重要。园林中的匾额、楹联,书法和绘画,也是园林重要的景色点缀。园林如同一幅山水画,其中的书法艺术、文学艺术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大大提升了园林艺术的品位。

第一编中国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以大自然的山川地貌为蓝本,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虽是人工制造,但犹如天然生成。人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糅合了山水、建筑、花木,并把技术和艺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古朴、典雅、自然、清幽、意境深邃的写意山水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式水果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支,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及诗、画艺术。同时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范畴,中国古典园林以满足游览、居住等多种需要为目的,将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向配合,融建筑、绘画、书法、文学、园艺为一体。它那和谐完美的艺术想象、典雅的艺术风格、玲珑别致的建筑格局和含蓄深邃的意境,与西方园林风格迥然不同。它是一个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國園林的藝術處理和風格,無論從保存歷史文物或發展成今目的園林建設,其至對發揚優秀的傳統藝術來說,都是一份極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國園林的歷史大約可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即開始於奴隸制度社會經濟已相當發達的殷商時期,因為園林藝術是一種高度發展的藝術,它的營建需要相當富裕的資產,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連生活資料的獲得也很困難,是不會想到建造園林的,所以只有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有可能產生供人遊憩享受的園林。

我國的園林,大約從殷周開始興建,經歷代匠所師們的承襲發展,已具很高的藝術水準和獨特風格。

第一章中国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一、概述

我国古典园林建造的历史始于何时,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但从园林建筑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园林主要是供游憩、文化娱乐、起居的要求而兴建,而使用者则必须占有一定的物质财富和劳动力,才有可能建造供他们游憩享乐的园林。

在人类的生产能力很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很弱时,即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获得生活资料的原始社会,是谈不到造园活动的。

只有当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后,由于生产的增长,交换的扩大,奴隶主的财富不断增加,从而他们的思想和趣味也随之起了变化。这时,既有奴隶经济基础的剩余生活资料可供奴隶主使用,又有可供他们驱使的劳动力,这就为满足他们要过奢侈享乐生活所需的园林的建造活动提供了条件

从商朝的经济、技术、文化艺术的发展情况看,已具备了造园活动的基础。而甲骨文中又有园、圃、囿等字的出现,也就引起了园林的营造活动和最初形式到底是开始于商朝还是周朝,以及最初形式是园、圃,还是囿的讨论。

囿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最初形式。

到了封建社会的秦代,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在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民族统一的大国后,连续不断的营建宫、苑,大小不下三百处,其中最为有名的应推上林苑中的阿房宫,在终南山顶上建阙,在当时来说已算是一种高大的建筑物了。山本静,水流则动。当时人们已经懂得了这其中的道理,把樊川的水引来作池,苑中还有涌泉、瀑布,以及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规模相当壮观。

汉代,所建宫苑以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规模为最大。汉武帝在秦上林宛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苑中有宫,宫中有苑,在苑中分区养动物,栽培各地的名果奇树多达三千余种,不论是其内容和规模都是相当可观的。

从三国到隋朝统一中国的四百六十多年中,由于战乱较多,在没落、无为、循世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影响之下,宫苑建筑之风盛行,又因当时建筑技术与材料已相当发达,建筑装饰中色彩丰富以及优美的纹样图案等,都为造园活动提供了技术与艺术的条件。

这一时期有影响的苑室,如三国时代曹操所建的铜雀台,台是建在南北五里,东西七里的郓城(今河南临漳),规模虽不算太大,规划却相当合理,说明当时的城市规划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就台本身来说,已经不是一般的建筑,出现了五层楼阁,可以说它是当时的高层建筑了。在台与台之间设有可以放置或卸下的阁道(类似浮桥),而且是用机械设备开动,足以说明当时工程技术的进步。

在三国魏晋时期,产生了许多擅长山水画的名手。他们善于画山峰、泉、丘、壑、岩等。为此,在山水画的出现和发展的基础上,由画家所提供的构图、色彩、层次和美好的意境往往成为造园艺术的借鉴。

这时文人士大夫更是以玄谈隐世,寄情山水,以隐退为其高尚,更有的文人画家以风雅自居。因此,该时期的造园活动将所谓“诗情画意”,也运用到园林艺术之中来了,为隋唐的山水园林艺术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国时,魏文帝还“以五色石起景阳山于芳林苑,树松竹草木、捕禽兽以充其中”。吴国的孙皓在建业(今南京)“大开苑圃,起土山楼观,功役之费以万计”。晋武帝司马炎重修“香林苑”,并改名为“华林苑”。

在以园林优美闻名于世的苏州,据记载在春秋、秦汉和三国时代,统治者已开始利用这里明山秀水的自然条件,兴建花园,寻欢作乐。东晋顾辟疆在苏州所建辟疆国,应当是这个时期江南最早的私家园林了。

南朝,梁武帝的“芳林苑”,“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他广建佛寺,自己三次舍身同泰寺,以麻痹人民。北朝,在盛乐(今蒙古和林格尔县)建“鹿苑”,引附近武川之水拄入苑内,广九十里,成为历史上结合蒙古自然条件所建的重要的园林。

隋杨帝时更是大造宫苑,所建离宫别馆四十余所。杨广所建的宫苑以洛阳最宏伟的西苑而著称,苑内有周长十余里的人工海,海中有百余尺高的三座海上神山造景,山水之胜和极多的殿堂楼观、动植物等。这种极尽豪华的园林艺术,在开池筑山,模仿自然,聚石引水,植林开涧等有若自然的造园手法,为以后的自然式造园活动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唐代,这是继秦汉以后我国历史上的极盛时期。此时期的造园活动和所建宫苑的壮丽,比以前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在长安建有宫苑结合的“南内苑”、“东内苑”、“芙蓉苑”及骊山的“华清宫”等。著名的“华清宫”至今仍保留有唐代园林艺术风格,是极为珍贵的了。

在宋代,有著名的汴京“寿山艮岳”(今开封),周围十余里,规模大、景点多,其造园手法也比过去大有提高。

明朝,在北京建有“西苑”等。清代更有占地8400多亩的热河“避暑山庄”,以及与世界文化历史上著名的古迹、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相比拟的“圆明园”等。

如今,若把我国园林艺术约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划分阶段的话,大致可分为:商朝产生了园林的雏形—囿;秦汉由囿发展到苑;唐宋由苑到园;明清则为我国古典园林的极盛时期。

1、生成期

(1)、殷、周朴素的

(2)、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

(3)、西汉山水建筑园

2、转折期

1)、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如三国时代曹操所建的铜雀台、晋武帝司马炎重修香林苑,并改名为华林苑、东晋顾辟疆在苏州所建的辟疆国是这个时期江南最早的私家园林、南朝梁武帝的芳林苑、、北朝在盛乐(今蒙古和林格尔县)鹿苑

2)、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

3、全盛期

1)、隋代山水建筑宫苑

2)、唐代宫苑和游乐池

3)、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

4)、唐宋写意山水园

4、成熟时期和成熟后期

1)、北宋山水宫苑

2)、元、明、清宫苑

3)、明清私家园林

二、园林的最初形式——商朝的囿

在商朝的甲骨文中有了园、圃、囿等字,而从它们的活动内容可以看出囿最具有园林的性质。

在商朝末年和周朝初期,不但“帝王”有囿,等而下之的奴隶主也有囿,只不过在规模大小上有所区别。从各种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商朝的囿,多是借助于天然景色,让自然环境中的草木鸟兽及猎取来的各种动物滋生繁育,加以人工挖池筑台,掘沼养鱼。范围宽广,工程浩大,一般都是方圆几十里,或上百里,供仅隶主在其中游憨、礼仪等活动,已成为奴隶主娱乐和欣赏的一种精神享受。在囿的娱乐活动中不只是供狩猎,同时也是欣赏自然界动物活动的一种审美场所。

商朝社会已有了奴隶私有制的社会关系,并以农业生产占主要地位,狩猎已不再是社会生产的主要劳动。为了重温过去的生活方式,为了得到再经历一次的享受,转而成为专门供脱离生产活动的奴隶主娱乐和享受。

所以说,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殷周开始的,囿是园林的最初形式,而且这种园林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即使到了清朝也还未脱离开。如避暑山庄,从康熙到乾隆,都还经常在避暑山庄内举行骑马射箭等礼仪、游憩活动。

三、春秋战国的囿苑与文化

由于春秋、战国文化、艺术比较发达,表现在建筑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如宫室建筑下有台基、梁柱上面都有装饰,墙壁上也有了壁画,砖瓦的表面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和浮雕图画。如《诗经》中对当时宫殿形式的描述是“如翚斯飞”,这说明我国古典建筑屋顶造型上出檐伸张和屋角起翘,在春秋战国,甚至是周期已经有了。

据《述异记》上记载:“吴王夫差筑姑苏台,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豆五里,祟馆土木,弹耗人力,宫妓数千人,上别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吴王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构玉槛,宫楹槛,珠玉饰之”,可以看出当时的宫室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也非常华丽。

另据记栽,吴王夫差曾造梧桐园(今江苏吴县),会景园(在嘉兴)。记载中说:“穿沿凿池,构亭营桥,所植花木,类多茶与海棠”,这说明当时造园活动用人工池沼,构置园林建筑和配置花木等手法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上古朴素的囿的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章秦汉宫苑

一、秦统一中国和大规模的宫苑建筑

始皇在较短的时间里,修宫殿,造坟墓,伐南越,筑长城,修驰道。每年至少有二百万丁男在征发之中,这个数字约占当时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仅宫殿这一建筑类型,大小不下三百余处,比较著名的宫室有信宫和阿房宫。这期间,囿也得到了进—步发展,除游乐狩猎的活动内容外,囿中开始建“宫”设“馆”,增加了帝王在其中寝居,以及静观活动的内容。

《史记·始皇本记》记载始皇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后更名信宫为极庙。自极庙道骊山,作甘泉前殿,筑南道,自咸阳属之。《三辅黄图》载:“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信宫亦称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制紫宫,象帝居。引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渡,以法牵牛”。咸阳“北至九峻、甘泉(山名),南至鄠、杜(地名鄠县和杜顺),东至河,西至汧、渭(水名)之交,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离宫别馆,相望联属,木衣绨绣,土被朱紫,宫人不移,乐不改悬,穷年忘归,犹不能遍”。从这种描写和东西八百里,南北四百里的规模,可见信宫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秦始皇还建造了历史上著名的朝官—阿房宫。《史记·始皇本记》载“始皇帝三十五年,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庭小,……乃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阿房为朝宫先作之前殿,庭中可受十万人,车行酒,骑行炙,千人唱,万人和”。

据《三辅黄图》记载:“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末成而亡。姑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十余里。表南山之颠以为阙,络樊川以为池。作阿房前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建五丈旗。以木兰为梁,以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周驰为复道,度渭属之咸阳,以象太极阁道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基旁,故天下谓之阿房宫”。

从“以磁石为门,怀刃者止之”的记述可以看出,当时冶炼技术相当发达。另一方面,秦始皇先后荡平了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他自知积怨甚多,会有许多人想要暗算他,因此他的阿房宫大殿北门用巨大的磁铁做成,为防备刺客,要有穿铁甲或暗藏兵器潜至殿门的话,就会被磁铁大门牢牢吸住,使你动弹不得。这也说明了园林建筑被少数人所占有的性质。

从信宫和阿房宫的记述中,可以看出秦朝的宫苑建筑大抵因势而筑(随着自然形势来筑造),规模宏伟壮丽,来表示帝王的尊严和极权。

二、汉代的文化和宫苑

儒教学说的发展,道教产生,佛教的传入,对汉以后寺院丛林的产生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汉代的文学家许多有作赋的特长,如贾谊、司马相如、张衡等。两汉时期的绘画、雕塑、舞蹈、杂技等都很发展,张衡等人的作品可以说是当时的代表。

在汉代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较快的时期,如砖瓦在汉代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格。除一般的筒板瓦、长砖、方砖外,从汉代的石阙、砖瓦、明器、画像等图案来看,说明框架结构在汉代已经达到完善的地步。

框架结构的形成,对建筑形式的变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屋顶形式如悬山、硬山、歇山、四角攒尖、卷棚等,在汉代已经出现。屋顶上的直搏脊、正脊,正脊上有各种装饰,用斗拱组成的构架也出现,而且斗拱本身不但有普通简便的式样,还有曲拱柱头等。已经有柱形、柱础、门窗、拱卷、栏杆、台基等多变的形式。在汉代,建筑艺术的形成、发展、变化,为我国木结构建筑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形成我中华民族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这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也直接为园林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汉武帝刘彻在国力强盛之时,政治、经济、军事都很强大,并且在此时大造宫苑。把秦的旧苑上林苑,加以扩建形成为苑中有宛,苑中有宫,苑中有观。我国古典园林汉代的皇家禁苑上林苑,正证明“古谓之囿汉谓之苑”的历史发展事实。一方面苑中养百兽供帝王狩猎,这完全继承了古代囿的传统,而汉代的苑中又有宫与观(供登高远望的建筑)等园林建筑,并作为苑的主题,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工内容逐渐成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林苑,宛中又有三十六苑,如宜春苑、御宿苑、思贤苑、博望苑等,从各个不同的苑又可以看出上林苑的活动与使用内容是比较多的。如思贤苑是专为招宾客的,实际上是搜罗人才的地方。御宿苑则是汉武帝的禁苑,是他在上林苑中的离宫别馆:“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这里可以看出,当时造园者在总体布局与空间处理上,把全园划分成若干景区和空间,使各个景区都有景观主题和特点。后来我国历代皇帝所造园林都师承了汉代宛的活动内容,并有所发展。

据《汉旧仪》记载,“上林苑中有六池、市郭、宫殿、鱼台、犬台、兽圈”,仅建筑而言,据陈宜的《三辅黄图校证》中记载,就有“上林苑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二十五。建章宫、承光宫、储元宫、包阳宫、尸阳官、望远宫、犬台宫、宣曲宫、昭台宫、蒲陶宫;茧观、平乐观、博望观、益乐观、便门观、众鹿观、榴木观、三爵观、阳禄观、阴德观、鼎郊观、椒唐观、当路观、则阳观、走马观、虎困观、上兰观、昆池观、豫章观、朗池观、华光观”。可以看出,各种不同功能的建筑数量相当多。

上林苑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景区,昆明池、如祀池、郎池、东陂池、池镐池、蒯池等池沼水景,在建章宫有太液池等。据《三辅故事》记载:“昆明池盖三百二十顷,池中有豫章台及石鲸鱼,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池中有龙首船,常令宫女泛舟池中,张风盖,建华旗,作棹歌,杂以鼓吹,帝御豫章观临观焉”。从以上的记载可以看出昆明池也用以载欲载舞,皇亲贵族乘舟听萧妓,真可以说是游乐临观,其乐无穷了。

上林苑中的植物配置也相当丰富,特别是远近群臣各献奇树异果,单是朝臣所献就有二千多种。建军官是上林苑中最重要的宫城,而建章宫北太液池是组景很好的园林景区,池中有蓬莱、瀛洲、方丈,像海中神山。《两京杂记》中还记载:“太液池西有一池名孤树池,池中有洲,洲上杉树一株,六十余围,望之重重如彩盖,故取为名”。又有彩蛾池“武帝凿池以玩月,其旁起望鹊台以眺月,影入池中,使宫人乘舟弄月影,名影娥池,亦曰眺蟾台”。这都说明太液池水景区的水面划分与空间处理,以及水面的意境都是很有奇趣的。

在汉代的宫室建筑中,长乐宫和未央宫规模都较大,另外还有长杨宫,甘泉宫等。但在汉代众多的宫殿建筑中,上林苑应该是汉代皇家禁苑的代表作。

从以上对上林宛的记载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园林布局中,栽树移花、凿池引泉不仅已普遍运用,并且也非常注意到如何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而且也开始注重石构的艺术,进行叠石造山,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造园手法,自然山水,人工为之。苑内除动植物景色外,还充分注意了以动为主的水景处理,学习了自然山水的形式,以期达到坐观静赏、动中有静的景观目的。

这种人为的园林山水造景的出现,为以后的山水园林艺术设计与发展开创了先例。而园林艺术的基本组成,无非是由山、水、建筑等要素来表达造园的意境,或者说主题。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我国的造园家们就已经注意和探索这一问题,不能不说明我国园林艺术的历史是多么悠久了。当时的园林,尽管其艺术水平相当的高,但只是为帝王贵族所独享,为少数人所占有。

汉初商业发达,富商大贾的奢侈生活不下王侯。地主、大商为此也经营园囿,来满足他们寻欢作乐的需要。据《酉京杂记》记载:“茂陵富民袁广汉,藏镪巨万,家童八九百人。于北氓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牦牛、等奇兽珍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涛,致江鸥海鹤孕雏产彀,延馒林池;奇树异草,靡不培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移扉,行之移晷不能偏也。

袁广汉的私家园今天虽已不复存在,因此也无从考证,但从记载的情况来看,早在汉朝,我国不仅已有相当规模的帝王宫苑,而且有了私人园林建筑。其造园的规模与皇家禁苑有大小的差别,但造园的手法以及园的形式、内容等,都极其相似。

总之,从汉朝上林苑的内容与形式,我们可以看出,上林宛基本是继承了古代囿的传统发展而来的。古代的囿,虽然已经初具园林艺术的某些特征,但它基本上是以自然环境为主,一般只是稍加人工的成分,造园的意境与构思还是极为初级的。而秦汉的宫苑是在圈定的一个广大地区中的囿和宫室的综合体。苑中有苑、有宫城、有宫观,所谓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相属、宫室建筑群成为苑的主体,无论从内容、形式、构思立意,以及造园手法、技术、材料等各方面,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应该说是真正具有了我国园林艺术的性质。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与园林艺术

一、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个长期的混乱时代。这时期的哲学主要有两大派,一是以“玄学”为代表的唯心主义,一是以“无君论”和“神灭论”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这一时期的宗教相当发展,也主要有两种,一为佛教,一为道教。

东晋统治阶级提倡信仰佛教,西域的许多僧侣东来,中国人西去求教的也不少。名僧法显曾到古印度求法,带回大量经典。他所著的《佛国记》,汉名《法显传》一书,是极重要的历史文献。当时的名僧还有佛图澄、释道安、慧远等。随着佛教勃兴,佛寺建筑大为发展,木塔、砖塔也就在南北朝时代兴建。

伴随佛教而来的信奉宗教的绘画艺术、人物肖像画出现了繁荣的新面目,雕刻艺术就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成就。北魏开始开凿的敦煌千佛洞、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等,都被称为中国艺术的大宝库。东晋顾恺之等人的绘画及绘画理论都有极高的成就,现有顾恺之的摹本《女史箴》,是我国文化的珍品。王羲之父子的书法以及当时的音乐、戏剧等都有很大的成就。

二、魏晋南北朝的园林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对我国园林艺术创作中的布局、构图、手法等,都有较大的影响。他的六法其一是“气韵生动”,“气韵”是一幅画的总的艺术效果和它的艺术感染力。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一幅绘画作品有真实感人的艺术魅力。

其二是“骨法用笔”,即绘画的造型技巧。“骨法”一般指事物的形象特征;“用笔”指技法,用墨“分其阴阳”,更好地表现大自然的阴阳明晦、远近疏密、朝幕阴晴,以及山石的体积感、质量感等。下笔之前要充分“立意”,作到“意在笔先”,下笔后“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一气呵成,画完后又能作到“画尽意在”。

其三是“应物象形”,即物体所占有的空间、形象、颜色等。

其四是“随类赋彩”,即画家用不同的色彩来表观不同的对象。我国古代画家把用色得当和表现出的美好境界,称为“浑化”,在画面上看不到人为色彩的涂痕,看到的是“秾纤得中”,“灵气惝恍”的形象。我国山水画家在色彩运用上的这种“浑化”的境界,与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建筑、绿化、山水等色彩处理上的清淡雅致等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但自然中的景色入画,画的色彩是不变的,而园林艺术的色彩却可以随着一年四季,或一天内早中晚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园林与绘画的不同特点,也是绘画达不到的。

其五是“经营位置”,即考虑整个结构和布局,使结构恰当,主次分明,远近得体,变化中求得统一。我国历代绘画理论中谈的构图规律,疏密、参羡、藏露、虚实、呼应、简繁、明暗、曲直、层次以及宾主关系等,既是画论,更是造园的理论根据。如画家画远山则无脚,远树无根,远舟见帆而不见船身,这种简繁的方法,既是画理,也是造园之理。园林中的每个景点,犹如一幅连续而不同的画面深远而有层次,“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这都是藏露、虚实、呼应等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宜掩则掩,宜屏则屏,宜敞则敞,宜隔则隔,抓住精华,俗者屏之,使得咫尺空间,颇能得深意。

其六是“传移模写”,即向传统学习。

从魏晋开始,南北朝的园林艺术向自然山水园发展,由宫、殿、楼阁建筑为主,充以禽兽。其中的宫苑形式被扬弃,而古代苑囿中山水的处理手法被继承,以山水为骨干是园林的基础。构山要重岩覆岭、深溪洞壑,崎岖山路,涧道盘纡,合乎山的自然形势。山上要有高林巨树、悬葛垂萝,使山林生色。叠石构山要有石洞,能潜行数百步,好似进入天然的石灰岩洞一般。同时又经构楼馆,列于上下,半山有亭,便于憩息;山顶有楼,远近皆见,跨水为阁,流水成景。这样的园林创作方能达到妙极自然的意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文人雅士厌烦战争,玄谈玩世,寄情山水,风雅自居。豪富们纷纷建造私家园林,把自然式风景山水缩写于自己私家园林中。如西晋石祟的“金谷园”,是当时著名的私家园林。石祟,晋武帝时任荆州刺史,他聚敛了大量财富广造宅园,晚年辞官后,退居洛阳城西北郊金谷涧畔之“河阳别业”,即金谷园。据他自著《金谷诗》:“余有别庐在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田四十顷,羊二百口,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又有水礁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晋代著名文学家潘岳有诗咏金谷园之景物,说明石祟经营的金谷国,是为老年退休之后安享山林之乐趣,并作为吟咏作乐的场所。地形既有起伏,又是临河而建,把金谷涧的水引来,形成园中水系,河洞可行游船,人坐岸边又可垂钓,岸边杨柳依依,又有繁多的树木配置,养鸡鸭等,真是游玩、吃喝皆具了。

北魏自武帝迁都洛阳后,大量的私家园林也随之经营起来。据《洛阳伽兰记》记载:“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竞争,祟门丰室、洞房连户,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芸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入其后园,见沟读赛产,石蹬碓尧。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

从以上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洛阳造园之风极盛。在平面的布局中,宅居与园也有分工,“后园”是专供游憩的地方。石蹬碓尧,说明有了叠假山。朱荷出池,绿萍浮水。桃李夏绿,竹柏冬青的绿化布置,不仅说明绿化的树木品种多,而且多讲究造园的意境,也即是注意写意了。

私家园林在魏晋南北朝已经从写实到写意。例如北齐庚信的《小园赋》,说明了当时私家园林受到山水诗文绘画意境的影响,而宗炳所提倡的山水画理之所谓“坚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回”,这成为造园空间艺术处理中极好的借鉴。

自然山水园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三、佛教与佛寺丛林

在佛教兴盛时代,因为魏朝提倡和宣传与信仰的关系,帝王贵族豪华宫殿建筑也大量地用在佛寺建筑上,因此佛寺建筑都装饰得华丽和金碧辉煌,与帝王的宫城一样豪华和大气派。

佛教建筑在总的布局上,有供奉佛像的殿宇和附属的园林部分,这和私家园林居住与园林部分类似,因此构成佛寺园林。

佛寺园林的建造,都需要选择山林水畔作为参禅修炼的洁净场所。因此,他们选址的原则是:一是近水源,以便于获取生活用水;二是要靠树林,既是景观的需要,又可就地获得木材;三是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往往都是风景幽美的地方,“深山藏古寺”就是寺院园林惯用的艺术处理手法。

这种佛寺园林建筑即使在城市中心地段,也多采用树木绿化来点缀,创造幽静的环境,而在近郊的佛寺建筑总是丛林培植,花木取胜。如今保存完好的佛寺建筑,如泉州的开元寺,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千年古刹,它是由佛教建筑与塔组成的寺院丛林。当时最大的寺院,应推建康(今南京)的同泰寺(今鸡鸣寺),杭州的灵隐寺和苏州的虎丘云岩寺、苏州北寺塔等,皆在此时陆续兴建。

佛寺园林不同于一般帝王贵族的苑囿。寺院丛林已经有了公共园林的性质。帝王臣贵各造范囿宅园,独享其乐,而穷苦的庶民百姓,只有到寺院园林中去进香游览。由于游人多,求神拜佛者都愿施合,这又从经济上大大促进了我国不少名山大川,如庐山、九华山、雁荡山、泰山、杭州的西湖等的开发。

四、皇家园林

洛阳是东汉、魏、西晋、北朝历代的首都,城址在今洛阳市区东面约十五公里。东汉末年,在洛阳已有皇家园林十余所之多,魏、晋时期在汉旧有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建,如芸林苑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魏明帝时加以扩建的。

芸林苑在洛阳城内北偏东,汉之旧苑:“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帝愈增祟宫殿,雕饰楼阁,取白石英及紫石英五色大石子太行谷城之山,起景阳山于芸林之园。树松竹草木,捕禽兽以充其中。于是百役繁兴,帝躬自掘土,率群臣三公以下莫不居力”(《魏春秋》)。扩建芸林苑时皇帝也亲自率百官参加,可见芸林苑是重要的一座皇家园林了。

“青龙三年(235年)……于芸林苑中起陂池,楫棹越歌。又于列殿之北立八坊,诸才人以次序处其中……。自贵人以下至尚保及给掖庭洒扫习技歌者各有数千。通引水过九龙殿前为玉片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水,使博士马均作司市东水转百戏。岁首建巨兽,鱼龙曼延,弄马倒骑备如汉西京之制……。景初元年起土山于芸林宛西阪,使公卿群僚皆负土成山,树松竹杂木善草于其上,捕以禽兽置其中”。(《魏略》)

芸林苑可以说是仿写自然,人工为主的一个皇家园林,园内的西北面以各色文石堆筑为土石山,东南面开凿水池,名为“天渊池”,引来谷水绕过主要殿堂前,形成园内完整的水系。沿水系有雕刻精致的小品,形成很好的景况。又有各种动物充其中和种树木花草,还有供演出活动的场所。从布局和使用内容来看,既继承了汉代苑囿的某些特点,而又有了新的发展,并为以后的皇家园林所模仿。

北魏洛阳的皇家园林,在《洛阳伽兰记》记载中还有“千秋门内北有西游园,园中有凌云台,那是魏文帝(苔五)所筑者,台上有八角井。高视于井北造凉风观,登之远望,目极洛川。……”

从记载中可以略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家园林的简单情况。比起当时的私家园林来看,它已具有规模大、华丽、建筑量大,但却没有私家园林富有曲折幽致、空间多变的特点。

第四章隋唐苑园

魏晋南北朝以前的苑囿,其主要特点是气派宏大、豪华富有,在内容方面尽量包罗万象。而艺术性还处于初期阶级,既不可能富有诗情画意,更不可能考虑韵味和含蓄,也没有悬念。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没有过多的政治束缚,当时的文化思想领域也比较自由开放,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加之文学绘画等方面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美从直观、机械、形式的认识中有所突破,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巨大的花园、崇尚富贵、铺张罗列,而是追求自然恬静、情景交融,这为以后的园林艺术创作是一个崭新的开拓。

隋朝的宫苑(公元58l~618年)

隋炀帝杨广是我国历史上以荒唐著名的皇帝,隋朝虽短,但在我国建筑史上却留下了许多令后人眩目的建筑作品。如大运河,今天仍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兴建大兴城(即唐长安),以空前的规模与布局独步世界城市;河北赵县的安济桥,无论是从工程结构还是艺术造型,都是世界第一流的杰作;敦煌、龙门等石窟,表现出佛教艺术民族化的新趋向。

隋炀帝大业元年(606年)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据《隋书》记载:“西宛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百余尺,台观殿阁,罗塔山上。海北有渠,萦纡注海,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穷极华丽”。《大业杂记》载:“苑内造山为海,周十余里,水深数十丈,上有通真观、习灵台、总仙宫,分在诸山。风亭月观,皆以机成,或起或灭,若有神变,海北有龙鳞渠,屈曲周绕十六院入海”。

关于西苑十六院,《大业杂记》中记有延光院、明彩院、合香院、承华院、凝辉院、丽景院、飞英院、流芳院、耀仪院、结骑院、百福院、资善院、长春院、永乐院、清暑院、明德院,每院开东、西、南三门,门开临龙鳞渠,渠宽二十步,上跨飞桥,过桥百步即杨柳修竹,四面郁茂,名花异草,隐映轩陛(台阶)。另有逍遥亭,结构之丽,冠于古今。十六院相互仿效,每院置一屯,每院置四品夫人一人,有宫人管理,养猪、牛、羊等,穿池养鱼,为园种蔬菜瓜果等无所不有。另外筑游观数十、或泛轻舟画舸,习采菱之歌,或升飞桥阁道,奏游春之曲。

从西苑总的布局内容不难看出,是以人工叠造山水,并以山水为园的主要脉络,特别是龙鳞渠为全园的一条主要水系,贯通十六个苑中之园,使每个庭院三面临水,因水而活,并跨飞桥,建逍遥亭,丰富了园景。绿化布置不仅注意品种,而且隐映园林建筑,隐露结合,是非常注意造园的意境,形成了环境优美的园林建筑。每个庭院虽是供妃嫔居住,但与皇帝禁宫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以后的唐代宫苑带来较大的影响。

唐代宫苑(公元618~907年)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国富民强,文化艺术空前繁荣。这一时期的园林也大为发展。北宋时期的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提到,唐贞观开元年间,公卿贵戚在东都洛阳建造的邸园,总数就有一千多处,足见当时园林发展的盛况。唐朝文人画家以风雅高洁自居,多自建园林,并将诗情画意融贯于园林之中,追求抒情的园林趣味。说园林是待,但它是立体的诗;说园林是画,但它是流动的画。

中国园林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由掌握到提炼,进而把它典型化,使我国古典园林发展形成为写意山水园阶段。如白居易、王维等都是当时的代表人物。后因五代十国的战乱,池塘竹树被兵车蹂躏,皆废而为丘壑,高亭大榭也都为烟火焚燎化为灰烬,唐代洛阳的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与唐共灭而俱亡”了。

王维(公元700~760年)知音律,善绘画,爱佛理,以诗和山水画方面的成就最大。他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画家,晚年在陕西蓝田县南终南山下作辋川别业。据《唐书》载:“维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歌湖,竹里馆,茱萸汴,辛夷坞”。《山中与裴迪书》中有:北泺玄霸,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网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水,明灭林外。深苍寒犬,吠声如豹。……步厌经,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卷山可望。轻倏出水,白鸥骄翼。这种入画的描绘再从《辋川集》的诗句中,更可体会到王维别业的诗情画意了。

华子冈有:“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等诗句,说明园林建筑建在山岭起伏,树木葱郁的冈峦环抱中的惘川山谷,隐露相合,是王维很得意的好居处了。在文杏馆一景有“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用文杏木作栋梁,香茅草铺屋顶的文杏馆是山野茅庐的构筑,更富山野趣味了。

另外还有以树木绿化题名的辛夷坞、漆园、椒园等。虽然惘川别业今已不复存,但但从题名和诗情来看,辋川别业是有湖水之胜的天然山地园,别业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未必胜过南方,但由于在造园中吸取了诗情画意的意境,精心的布置,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构成湖光山色与园林相结合的园林胜景。再加上有诗人的着力描绘,使得辋川别业处处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犹如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卷,淡雅超逸,耐人寻味,既有自然情趣,又有诗情画意。

一代诗人白居易也像王维一样,游庐山时被自然景观所吸引,营建了庐山草堂。堂前有平地广十丈,中为平台,台前有方池,广二十丈,环弛多山竹野卉,池中种植有白莲,亦养殖白鱼。由台往南行,可抵达石门涧,夹涧有古松老林,林下多灌丛萝。草堂北五丈,依原来的层崖,堆叠山石嵌空,上有杂木异草,四时一色。草堂东有瀑布,草堂西依北崖用剖竹架空、引崖上泉水,自檐下注,犹如飞泉。草堂附近四季景色,春有杜鹃花,夏有潺潺门前溪水和蓝天白云,秋有月,冬有雪。阴暗、显晦、晨昏,千变万化各有异景,犹如多变的水墨画了。

唐朝所建著名园林之一是华清官,至今保存比较完整。它位于陕西临潼县,离西安东约王十公里的骊山之麓,以骊山脚下涌出的温泉得天独厚,和以杨贵妃赐华清池的艳事而闻名于世。华清官的最大特点是体现了我国早期出现的自然山水园林的艺术特色,随地势高下曲折而筑,是因地制宜的造园佳例。这里青松翠柏遍岩满谷,风光十分秀丽。绿荫丛中,隐现着亭、台、轩、榭、楼、阁,高低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登上望京楼,还可远眺近览,远望山形,犹如骊马,故名“骊山”。造园家利用骊山起伏多变的地形布置园林建筑,大殿小阁鳞次栉比,楼台亭谢相连,奇树异花点缀其间,风光十分秀丽。尤其当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犹如给青秀山岭抹上一片金色,更加神奇绚丽。所谓“骊山晚照”,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华清宫苑中的华清温泉,发现于三千年前的西周。从周幽王在此修建骊宫起,成为秦、汉、唐代帝王游乐沐浴的离宫别苑,其中尤以盛唐时修建的华清宫建筑群规模最大。当年唐太宗利用温泉水建温泉宫,至唐玄宗时改为华清宫,并利用泉水建成华清池。水面有分有聚,以聚为主,则给人以池水漫漫,清澈开朗,深邃莫测之感;以分为主,则产生虚实对比,萦徊曲折,无限幽深之意境。

这里春天山花烂漫,重峦叠翠。入夏,一池湖水,凝碧浓绿,凉爽宜人;秋日,枫松相映,灿若明霞;隆冬时节,白雪银妆,娇娆迷人。一年四季景色不同,一天四时景色各异。

华清官本身是一宫城,占地二千平方米,其形方整,由宫殿、亭阁、回廊组成。宫殿座北面南,为高台建筑。进华清宫西门,就是九龙汤,堤上排列着九条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石龙。出九龙汤南小门,东行百余米,有著名阿房宫遗址和贵妃池。在贵妃池南面不远处,山势陡峻,攀缓而上,可见平地一片。据说,这里曾是唐代长生殿遗址,“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也即是诗人白居易在著名的长诗《长恨歌》里所写的唐玄宗和杨贵把卿卿我我山盟海誓的地方。园林与传说,文化历史相结合、而使得华清宫这一园林艺术而著名,人游其中,叫人顿生怀古之幽思。

除华清宫、长生殿外,还有朝元阁、集灵台、宜春亭、芙蓉园、斗鸡殿等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官苑,专供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等宫室权贵们奢侈享乐,悠游林泉。

华清池仅是华清宫城中的一部分,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尽沧桑,唐代宫室虽然多已废弃,而天然的温泉依然长流。

第五章宋元苑园

一、宋代园林

唐诗宋词,这在我国历史上是诗词文学的极盛时期,绘画也甚流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山水诗、山水画。而文人画家陶醉于山水风光,企图将生活诗意化。借景抒情,融汇交织,把缠绵的情思从一角红楼、小桥流水、树木绿化中泄露出来,形成文人构思的写意山水园林艺术。

这些文人画家本人也亲自参加造园,所造之园多以山水画为蓝本,诗词为主题,以画设景,以景入画,寓情于景,寓意于形,以情立意,以形传神。楹联、诗对与园林建筑相结合,富于诗情画意,耐人寻味。因此,由文人画家参与园林设计,使三度空间的园林艺术比一纸平面上的创作更有特色,对造园活动带来深刻影响,所以,经文人画家着意经营的园林艺术达到了妙极山水的意境。

宋代的造园活动由单纯的山居别业转而在城市中营造城市山林,由因山就涧转而人造丘壑。因此大量的人工理水,叠造假山,再构筑园林建筑成为宋代造园活动的重要特点。

唐、宋的写意山水园以汴京(今开封)西北角的著名园林“寿山艮岳”为代表。“寿山艮岳”是北宋有名的皇家园林,它具有很多园林艺术的特点。

寿山艮岳是先构图立意,然后根据画意施工建造的,园的设计者就是以书画著称的赵佶本人。喜好游山玩水的宋徽宗,更喜欢造园,达到玩物丧志的地步。他在位时,命平江人朱缅专搜集江浙一带奇花异石进贡,号称“花石纲”,并专门在平江设应奉局狩花石。载以大舟,挽以千夫,凿河断桥,运送汴京,营造艮岳。

全园以山石奇秀、洞空幽深的艮岳为国内各景的构图中心。“山周十余里,其最高一峰九十步,上有介亭,分东西二岭,直接南山”。艮岳的缀山,雄壮敦厚,是整个山岭中高而大的主岳,而万松岭和寿山是宾是辅,形成主从关系,这就是我国造园艺术中“山贵有脉”、“岗阜拱状”、“主山始尊”的造园手法。

介亭建于艮岳的最高峰,成为群峰之主,是全园的主要景观。这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叫做“先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形”。有了这种总的原则,再加上恰到好处的叠石理水,使得山无止境,水无尽意,“左山而右水,后溪而旁陇”,山因水活,绵延不尽,山水生动。

艮岳的叠石理水,也为以后的造园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寿山两峰并峙,列峰如屏,瀑布下入雁池,池水清澈涟漪,凫雁浮泳水面,栖息石间,不可胜数”。池水出为溪,自南向北行岗脊两石间,往北流入景龙江,往西与方沼、风池相通,形成了谷深林茂,曲径两旁完好的水系。合理的水系,形成艮岳极好的布局,所谓“穿凿景物,摆布高低”。艮岳的东麓,植梅万株,以梅取胜,之西是药用植物配置。西庄是农家村舍,帝王贵族往往齐“放怀适情,游心玩思”的别苑中,欣尝田野风味。

根据不同的景区要求,布置艮岳中的建筑。亭、台、轩、榭等,疏密错落,有的追求清淡脱俗、典雅宁静,有的可供坐观静尝,而在峰峦之势,则构筑可以远眺近览的建筑,如介亭等。

艮岳是以山、池作为园林的骨干,但欣赏景点的位置常设在建筑物内,因此这些建筑不仅是休息的地方,而且也是风景的观赏点,具有了使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艮岳中也有宫殿,但它已不是成群或成组为主的布置,而是因势因景点的需要而建,这与唐以前的宫苑有了很大的不同。

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使艮岳构园得体,精而合宜。如依山势建楼,有依翠楼,降雪楼等。沼池有洲,洲中植梅或植芦,亭、榭隐于花树之间,形成隐露的庭园景色。这种见树当荫,园中有院,依山就势的园林布置手法,使得造园意境更富有情趣。所谓“宜亭斯亭,宜榭斯榭”。这种因地制宜的造园原则的运用,使得艮岳如“天造地设”,“自然生成”。

艮岳中养禽兽较多,但其功能作用有了根本的变化,已不再供狩猎之用,而是起增加自然情趣的作用,是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之一。

艮岳的营建,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大创举,它不仅有艮岳这座全用太湖石叠砌而成的园林假山之最,更有众多反映我国山水特色的景点;它既有山水之妙,又有众多的亭、台、楼、阁的园林建筑,它是一个典型的山水宫苑,成为宋以后元、明、清官苑的重要借鉴,而元、明、清的宫苑也是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山水宫苑形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北宋洛阳园林实例与《洛阳名园记》

在唐代洛阳是陪都,因此贵族官僚在洛阳兴建了许多园林。在北宋初年,李格非所作《洛阳名园记》中,介绍了洛阳名园十九个,多数是在唐朝庄园别墅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但在布局上已有了变化。它与以前园林的不同特点是:园景与住宅分开,园林单独存在,专供官僚富豪休息、游赏或宴会娱乐之用。这种小康式的私家园林,只是私家游尝。

在十九个名园中,既有花园也有游憩和宅园,每个园都各具特色。

(一)、属于花园类型的有:

1、天王院花园子,园中既无池也无亭,独有牡丹十万株,牡丹花开时,花园子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这种而专供赏花而建的园林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还是少见的;

2、归仁园,原为唐丞相朱僧孺所有,宋时属中书李侍郎(李清臣),该园所在地是洛阳城市中一个花簇锦绣、植物配置种类繁多,以花木取胜的园子。但它与天王花园子不同,天王花园子是单一的牡丹园,花过即游园结束,而归仁园则是一年四季花期不断,真可以说是百花园了;

3、李氏仁丰园是名符其实的花园类型的园林,不仅洛阳的名花在李氏仁丰园中应有尽有,远方移植来的花卉等也种植,总计在千种以上。更值得注意的是,从该园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断定,至少是在宋代,已用嫁接的技术来创造新的花木品种了,这在我国造园史上是了不起的成就。李氏仁丰园也不单单养花木,也有以四并、迎翠、灌缨、观德、超然五亭等园林建筑,供人们在花期游园时赏花和休息之用;

(二)、属于游憩园类型

4、董氏西园的特点是“亭台花木,不为行列”,也就是说它的布局方式是模仿自然,又取山林之胜。入园门之后的起景点是三堂相望,一进门的正堂和稍西一堂划为一个景区,过小桥流水有一高台。这里在地形处理上注意了起伏变化,不使人进园后,有一览无余之感,又可以说是障景和引人入胜的设计手法。

如登高台而望,则可略观全园之胜。从台往西,竹丛之中又有一堂,在树木浓郁,竹林深处有石芙蓉(荷花),更有“水自花间涌出”。在幽深的竹林之中,有令人清心的涌泉,使人“开轩窗四面甚敞,盛夏懊暑,不见畏日,清风忽来,留而不去”。这里确实是盛夏纳凉的好去处,更是有“幽禽静鸣,各夸得意”,使人流连忘返了。

循林中小路穿行,可达清水荡漾的湖池区,这种先收后放的设计方法,创造出豁然开朗的境界,湖池之南有堂与沏池之北的高亭遥相呼应,形成对景。登亭又可总览全园之胜,但又不是一览无余,“堂虽不宏大,而屈曲甚茁,游音至此,往往相失,岂前世所谓述楼者类也”。小小的西园,意境幽深,空间变化有致,不愧“城市园林”。

5、董氏东园是专供载歌载舞游乐的园林。园中宴饮后醉不可归,便在此坐下,“有堂可居”。记载说明当时园中有的部分已经荒芜,而流杯亭、寸碧亭尚完好,其它的景观与建筑内容本多,而比较有特色的是除了有大可十围的古树外,西有大池,四周有水喷泻池中而阴出,故朝夕如飞瀑而池水不溢出,说明此园的水景有其高人一等的地方。名园记中说,洛阳人盛醉的到了这里就清醒,故俗称醒酒池,恐怕主要是清意幽新的水面和喷泻的水,凉爽宜人,使人头脑清新,这真是水景的妙用了。

6、刘氏园以园林建筑取胜,最为突出的是凉堂建筑高低比例构筑非常适合人意。又有台一区,在不大的建筑空间中,楼横堂列,廊庑相接,组成完整的建筑空间,又有花木的合理配置,使得该园的园林建筑更为优美。说明宋代的园林中,不仅重视绿化的配置,而且也相当成熟了。

7、丛春园的树木皆成行排列种植,这种西方园林布置绿化的方式宋以前还不多见,在洛阳各园中恐怕也只此一园。不过由于唐宋时期对外交流已相当多,因此西方园林绿化配置方法被应用于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中,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丛存园的另一特点是借景与闻声,名园记中写道:其大亭有丛春亭、先春亭,丛春亭出茶园架上,北可望洛水,益洛水自西汹涌奔激而东,天津桥者,垒石为之,直力搐其怒而纳之于洪下,洪下皆大石,底与水争,喷薄成霜雪,声闻数十里。予尝穷冬月夜登是亭,听洛水声,久之觉清冽侵入肌骨,不可留,乃去”。

丛春院的设计手法有其独特之处,别出心裁的辟地建亭得景,借景园外,景、声俱备,为我所用的借景手法是极为成功的。

8、古朴幽雅的松岛,在唐朝时为袁象先园,宋为李文(李迪)公园,后为吴氏园。园中多古松,数百年的古松参天,苍劲古老的松树,形成本园的一大特色,松岛园也就此得名。特别是在园的东南隅,双松尤奇。从记载中看,园中还有茅草搭建的亭榭,植竹其旁,又可以说是竹篱茅舍了。这种古雅幽静、野趣自然的园林建筑,也多为现代园所借鉴,实为我们今日造园者样板。

9、东园坐落在土地贫瘠的城东,那里有一片浩淼弥漫的大水,舟游湖上,如江湖间。以水景为主,形成动观的园林布局,又有渊映、摄水二堂建筑,到映水中,成为水景中的主要建筑,而在湘肤、药圃二堂间列水石,这说明叠石理水的处理手法是有创新的,建筑之间以水石过渡自然,又丰富了园景。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地形,形成景色优美的水景园。

该园的另一特点是,将原来的药铺圃改建为园,与水景结合,使得园林内容更为丰富。

10、紫金台张氏园是借景湖水,并引水于园中,又设置四亭,供游园者远眺近览,是一个非常好的游憩类的园林。

11、水北、胡氏二园是相距只十多步的两个园子,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依就地势,沿渭水河岸掘窑室,开窗临水,远眺“林木荟蔚,烟云掩映,高楼曲谢,时隐时见,使画工极思不可图……”。近览花草树木荟萃,远眺近览皆有景可借,由于“相地合宜”,方达到“天授地设”的境界,当然无须人为施巧,而能“构图得体”,成为洛阳城中胜景。

12、独乐园的面积比较小,但由于司马光有咏诸亭台诗,诗情画意,使得园林因诗而传诵于世。另外钓鱼庵、采药圃等因是竹林蕃蔓显得很有野趣。园不在大,自然有趣,诗情描写,使得园以文传,园以文存了。

13、吕文穆园利用自然水系于我用,因地制宜,这是该园的一大特点。木茂竹盛,清澈的流水,直可谓是“水木清华”了。

另一特点是三亭一桥的园林建筑艺术设计手法,成为宋以后的园林艺术中的楷模,是造园中经常采用的亭桥的手法之一,亭桥结合往往成为园林中很重要的景观建筑。

(三)属于宅园类型

14、富郑公园的布置是:从宅向东,先经“探春亭,登四景堂,则一园之景胜,可顾览而得。南渡通津桥,上方流亭,望紫筠堂而还。右旋花木中,有百余步,走(经)荫樾亭、赏幽台,抵重波轩而止”,这是水景之南的景区。从重波轩往北走,入大竹林中,这里有“土筠”、“水筠”、“石筠”、“谢筠”四洞,所谓洞者,“皆轩竹丈许,引流穿之而径其上”。从四洞往北,有“丛玉”、“披凤”、“漪岚”、“夹竹”、“兼山”五亭错列竹中,稍南有梅台、天光台,“洞之南而东还,有卧云堂,堂与四景堂并南北,左右二山,背压通流,凡坐此,则一园之胜可拥而有也。”

该园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景分区,在景区中注意起景、高潮和结束的安排。各个景区各具特色,或为幽深的景,半路半含于花木竹林中,翠竹摇空,曲径通幽;或为开朗之景,如四景堂等;或以梅台取胜。景区的不同处理,犹如园中园的园林空间艺术效果,使空间多层次多变化,从而达到岩壑幽胜,峰峦隐映,松桧荫郁,秀若天成的意境。

15、环溪,王开府宅园。环溪的造园手法是以水景取胜,临水建亭、台、轩、榭等园林建筑,采取收而为溪,放而为池,既有溪水潺潺,又有湖水荡漾。全园以溪流和池水组成的水景为主题,临水除构置园林建筑外,绿化配置以松梅为主调,花木丛中辟出空地搭帐幕供人们赏花,足以看出在园林布局中匠心独运的妙处。

借景的手法在环溪中也运用得体,南望层峦叠障,远景天然造就,北望有隋唐宫阙楼殿,千门万户,延亘十余里,山水、建筑真可以说是全收眼底,巧于因借了。园内又有宏大壮丽的凉谢、锦厅,其下可坐数百人,正是“洛中无可逾者”。环溪的园林建筑成为洛阳名园中之最。

16、苗帅园,原为唐朝天宝年间宰相王溥的宅园,“……园既古,景物皆苍老”。园中本来有七叶树二棵,“对峙,高百尺,春夏望之如山然”,园中有“竹万众杆,皆大满二、三围,园的东部有水,自伊水分行而来,可行大舟,在溪旁建亭,有大松七棵,引水绕之。有池,池中宜种植莲荷荇菜,建水轩,跨于水上。“对轩有桥亭,制度甚雄侈”。

此园的特点是,在总体布局中,水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布置自然得体,轩榭桥亭因池、溪流,就势而成,更有景物苍老,古木大松,为该园大为增色。

17、赵韩王园,名园记中关于该园的记载甚简。

18、大字寺园是唐代白乐天之宅园,这一建于唐代的宅与园相结合的园林,是以水竹茂盛为其主要的特点,有一池水,并翠竹千竿,这在洛阳来说,是以水竹组成的园标正是甲洛阳之名园了。而宅与园相结合的布局手法,在明清时期更为多见了。

19、湖园为唐代裴晋公(装度)宅园,从总体布局来看是一个水景园,湖池是全园的构图中心,湖中有岛洲,洲中有堂,湖北面有四并堂,与洲中之堂遥相吁应;湖之右者(西岸)建有迎晖亭,这种从湖岸望湖中,或从湖中望湖岸,都有景可对应,而又在构图上取得平衡。

过横地,披林莽,这种林中穿路,曲折变化到达梅台知止庵,再从竹林小径可达环翠亭,是曲径通幽的处理手法,与开朗的湖水景区成鲜明的对比。而在翠樾轩周围则以花木取胜,更妙的是池、亭、花木,形成波光倒影,相映成趣的园林建筑艺术气氛,更加浓郁引人。

另一重要特色是注意了园林艺术的动观与静观的效果,这是极高的一着,这种设计手法,在今日造园手法中也仍算高明的。青草动、林荫合,水静而鱼鸣,都说明动与静的园林艺术意境。

造园者也注意了因时而变的造园艺术效果,木落而群峰出,四时不同而景物皆好。不仅注意了一天中时间的变化,也注意了一年四季的景物变化,真是不可殚记也,妙处难言,也怪不得名园记的作者李格非对该园推祟备至了。

南宋园林

以艮岳为代表的写意山水园,因地制宜地建造在城市之中,称为城市园林,这是唐、宋时期园林的一种类型。

这一时期园林艺术的另一种类型是在自然胜区,以原来自然风景为基础,加以人工规划、布置,创造出各种意境的自然风景园。此种园林又受文人画家的影响,也具有写意园林艺术的特色。所不同的是,建于城市中的写意山水国往往都是人工为主,兼有写意的艺术特色,显得更完美。而自然风景园则以原来的自然风景为基本条件,经人为加工组织。

在山水秀丽,绿荫丛中,到处隐现着数不清的楼台亭榭和岚影波光、丰姿绰约,确实使人有“古今难画亦难诗”的园林艺术好景。最富诗情画意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景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双峰插云、三潭印月等闻名中外的景点,从南宋流传至今,在七百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使西湖形成具有诗情画意,自然山水园林美的传统风格。

十景之一的“柳浪闻莺’,原是南宋聚景园。南宋高宗、孝宗曾在西湖景区内造御花园多处,而以聚景园最为宏丽。传说和记载中,该园是会芳、瀛春、瑶萍、寒碧等亭台轩榭楼阁组成,这里循湖岸行,铺岸如茵,泉池碧澄,小桥流水,更有那时时传来清脆悦耳的莺啼,这莺啼点出了静中闻声的绝好意境。又有万树柳丝倒挂轻垂,犹如一道绿色的帐幔,再加上“晴波淡淡树冥冥,乱掷金梭万缕青”的点景之作,取名“柳浪闻莺”真是十分得体了。

“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的“三潭印月”素有“小瀛州”之称,这种用古仙岛名比作“蓬莱仙境”的造园意境,在我国园林艺术的布局中常有之。当年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曾利用这里的自然条件加以改造,用疏浚的湖泥堆成水上园林,构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园林美景。

风光旖旎的“三潭印月”,运用亭、榭、桥、石、廊等园林建筑,组成重重层次,构成富有变化的景区。虽然湖中有湖,但不感觉水多,陆地虽狭,却处处引人入胜,特别是当游人踏着那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来到碑亭和“我心相印”亭时,景色变化其妙无穷。

从曲桥的湖面望去,那亭亭玉立的三塔正好在“心心相印”亭的两旁和中间圆洞门的框景之中,如是在中秋赏月,那皓月中天,塔内灯光、月色、湖波、塔影,相映成趣,诗情画意,尽蕴育其中。景色奇丽的“三潭印月”,历来成为人们赏月的胜地。

横贯两湖南北的苏堤,全长2.8公里,“四湖景致六条桥,一枝杨柳一枝桃”。风光迤逦的“苏堤春晓”用桃、柳点出春意,人们沿着柳影波光,绿色的长廊而行,视野深远,动观之中景色多变。如果在这里临水小坐,远眺近览西湖的美景,心旷神怡。1071年,苏东坡在这里组织修建了长堤,后人为纪念他,定命为苏堤。用一条长堤,既把西湖湖水起到划分空间的作用,增加西湖水面空间的层次,丰富了西湖水面景色,而且苏堤本身又是非常重要的一景。这种大范围巾的设计构思,可以说是我国最早期城市园林的极好实例之一。

另外的“断桥残雪”、“平湖秋月”、“双峰插云”等,都打破了封闭性园林的性质,成为自然美人工为之的美好园林艺术佳例。

在杭州,南宋皇家宫苑虽然已基本上都荒芜,但却留下了人们号称为“人间天堂”的自然山水园林,成为古今人们游园的胜地。

从唐、宋众多的园林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园林的基本形式有以艮岳为代表的皇家宫苑,以杭州等地为代表的自然式城市风景园,或以洛阳等地为代表的私家园林。这些不仅在形式,而且在造园手法等方面,进一步开创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一代新风,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公共园林性质的寺院丛林在唐宋也有所发展,如在我国的一些名山胜景庐山、黄山、嵩山、终南山等地,修建了许多寺院,有的既是贵族官僚的别庄,往往又作为避暑消夏的去处。

这一时期园林艺术总的特点是,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极富诗情画意,形成人们所说的写意山水园。在杭州等这种本来就具备丰富的风景资源的城市,到了唐、宋,特别是宋朝,极注意开发,利用原有的自然美景,逢石留景,见树当荫,依山就势,按坡筑庭等因地制宜的造园,逐步发展成为更为美丽的风景园林城市。

在具体造园的手法上,也有很大的提高。如为了创造美好的园林意境,造园中很注意引注泉流,或为池沼,或为挂天飞瀑。临水又置以亭、榭等,注意划分景区和空间,在大范围内组织小庭院,并力求建筑的造型、大小、层次、虚实、色彩并与石态、山形、树种、水体等配合默契,融为一体,具有曲折、得宜、描景、变化等特点,构成园林空间犹如立体画的艺术效果。以上手法,在小小的私家园林中,用得比较普遍。

到了宋代,造园中已非常注意利用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植物,并注意四季的不同观赏效果。乔木以松、柏、杉、桧等为主;花果树以梅、李、桃、杏等为主;花卉以牡丹、山茶、琼花、茉莉等为主。临水植柳,水面植荷渠,竹林密丛等植物配置,不仅起绿化的作用,更多的是注意观赏和造园的艺术效果。

宋代不仅有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这种评论性的专著,而且还有李诚(字明仲)编著的《营造法式》。这本书总结了宋及宋以前造园的实际经验,从简单地测量方法、圆周率等释名开始,介绍了基础、石作、大小木作、竹瓦泥砖作、彩雕等具体的法制及功限、材料制度等,并附有各种构件的详细图样,这本集前人及宋代造园经验的著作成为后代园林建筑技术上的典则。

园林建筑的造型到了宋代,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程度,木构建筑那种相互之间的恰当比例关系,并用预先制好的构件成品,采用安装的方法,这在宋代是了不起的成就,形成了木构建筑的顶峰时期。而在宋不仅有了这种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还有了专门造假山的“山匠”。这些能“堆垛峰峦,构置涧壑,绝有天巧……”的能工巧匠,为我国园林艺术的营造和发展,都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他们才是园林的真正创造者。

由于唐、宋打下了非常厚实的造园艺术基础,才使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元代的宫苑

元朝在园林建设方面不象宋朝,没有多大的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元大都和太液池。

元大都早在战国时代,燕的都城叫“蓟”,(指今北京城区的西城部分)。秦、汉、唐时期,蓟城既是商业中心,又是军事上的重镇。金灭辽之后,迁都到蓟城,改名为“中都”。元在金中都的基础上建宫城,以金离宫为中心,东建宫城,西建太后官,外以城墙回绕,两宫和琼华岛御苑为王城,并在外廓建土城,称为“大都”。

元大都周围六十里,南北稍长,内有宫城(父又大内),宫城居中,左庙右社,前朝后市,形同周制。

在今北海地方,辽建燕京时曾在此建瑶屿行宫,金又在此修离宫,名为大宁宫。完颜雍迁部燕京后,公元1163年称金海(即大液池),垒土成山(即琼华岛),栽植花木,营建宫殿。当时琼华岛上有瑶光殿,又把北宋京城(汴梁)里寿山艮岳的方石运来堆叠假山。忽必烈建大都时,这里作为新城的核心部分,把琼华岛易名万岁山,他就住在这里,把金海易名为大液池。太液池东为大内,西为兴圣官(今北京图书馆旧馆),隆福宫,三宫鼎立。万岁山南有仪天殿(今日团城)。

元代太液池万岁山的总体布局设计是:正中山顶是广寒殿,是元世祖忽必烈时的主要宫殿,元代不少盛典是在这里举行的。广寒殿左有金露亭,右有玉虹亭,广寒殿前有三殿并列,中为仁智,左为介福,右为延和。方壶、瀛洲两亭一左一右对称相望。

到了明朝这里又曾重新修治。琼华岛和太液池沿岸部分有的增加园林建筑,有的加以修缮、扩建后易名为西苑(包括中、南海部分)。清代,这里增加和修缮的内容则更多,形成为中、南、北三海,简称三海。

元代私家园林也有所建,如苏州的狮子林等。但与宋朝时期所建园林不能比拟。

章园林艺术的集盛时期——明清

一、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

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时期,此时期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多与离宫相结合,建于郊外,少数设在城内的规模也都很宏大。其总体布局有的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有的则是靠人工开凿兴建,其建筑宏伟浑厚、色彩丰富、豪华富丽。

明、清的园林艺术水平比以前有了提高,文学艺术成了园林艺术的组成部分,所建之园处处有画景,处处有画意。

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这一著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书中所提“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元、明、清三代皆建都北京,从元朝的元大都到后来易名北京,明清两代它又是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西郊,自然条件比较好,经几代修建,成了园林胜地。

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至明朝天顺年间,北海与中海、南海连在一起,总称西苑,共同组成北京城内最大的风景区。现在的北海共有七十多万平方米,其水面占了—半以上,视野比较开阔。立于水面南部的琼华岛,是三海的重点,以它那高耸的白塔,玲珑的山石和各种园林建筑组成了一个整体。

北海的整个布局以白塔山为中心,形成湖中有山的四面景观。白塔山是扩大北海时挖土堆山而成的。山高仅32.6米,周长973米,白塔高35.9米,据说当时是从北宋汴梁劫掠来大量的太湖石,并仿宋朝营建艮岳的意境和某些形式,叠山植树。白塔山不高,但有峰石奇秀,林壑之美。如从白塔山顶俯瞰,春天繁花似锦,杨柳依依;夏日,北海水面上莲叶一片,荷花映日;秋来,枫叶等树木的色彩绚丽多彩;冬天,整个北海成了一片雪海,湖山银装素裹,使人耳目清新。

在总体布局上,东、南两面有石桥与岸边有机地联系在—起,更与东面的景山、故宫互相辉映。借景山、故宫于北海,构成了一幅景色壮丽的园林画面。正如明朝人游记中所说:“东望山峰倒蘸于太液波光之中,黛色岚光,可悒可掬”。

白塔山之北,临水有双层的游廊,东起倚睛楼,西至分凉阁,共六十楹,中部有漪澜堂、道宁斋二阁,从上层两侧之廊折下,是一组节奏韵律极好的独特建筑。在此处看山时,山坡上点缀假山,亭阁错叠,洞室相通,高下曲折。北瞰碧波,视野开阔。这种远眺近览借景等手法,正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优秀传统手法的运用。

清朝,尤其在乾隆年间,除重修增建琼华岛半月城、智珠殿以外,又在北海的东岸建画舫斋等,在北海的北岸修建静心斋、天王殿、琉璃阁、万佛楼等。其中静心斋是北海园的园中之园,而小园之中又用小的几组院落和山石树木组成多变的空间,堆石叠山的奇巧和空间层次的多变,实为佳构。

明清宫苑,特别是清朝的园林,除继承了历代苑园的特点外,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点是使用上的多功能,如听政、看戏、居住、休息、游园、读书、受贺、祈祷、念佛以及观赏和狩猎,栽植奇花异木等,如在著名的圆明园中,连做买卖的商业市街之景也设在其中,直可以说是包罗了帝王的全部活动。

还有一个特点是建造的数量大,特别是清朝,园林艺术装饰豪华、建筑尺度大、庄严,园林的布局多为园中有园。在有山有水的园林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园林建筑起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清代山水园林与建筑宫苑的明显特点。这种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及故宫中的乾隆御花园,还有众多的私家园林。

康熙统一中国后,成为清代的全盛时期,他修建禁中三海,又建静明园、畅春园、万春园和热河避暑山庄等。乾隆登位后,效法康熙,此人能书善画,又喜欢游览风景名胜和园林。他曾六下江南,所见江南一些好的风景和园林建筑的重要景观,都仿制建造在宫苑中。他大兴园林工程,几乎把所有清代的离宫别苑都加以改建修饰。

康熙在位六十年,期间修建圆明园的工程一直未停过,后又雍、乾、嘉、道、咸五朝,一百五十年的经营,建成了我国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世界园林史上奇迹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清代帝王还广收古今中外珍贵文物藏于园中,使风光绚丽的园林,同时成为宏伟壮丽的博物院。

清朝皇家园林的另一代表作,是位于北京西郊10公里处的颐和园,颐和园是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明代有西湖之称,曾在此建园静寺。清乾隆时期,在此挖湖堆土于湖东岸成为东堤,以此蓄湖水,改名万寿山、昆明湖。在国静寺旧地建大报恩延寿寺,又置亭、台、楼、阁、轩、榭之后,易名清漪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被毁。光绪十四年(公元1887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修之后,改名颐和园。这座占地290公顷的大型天然山水四林是中国最后的一座皇家园林,慈禧太后曾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因此颐和园具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

现存皇家园林最大的是避暑山庄,清初这里还只是帝王狩猎途中的一座行官。由于这一带地区峰奇水美,气候宜人,又离京城较近,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起,开始营建大型离宫别馆。至乾隆年间,在山峦连绵起伏,松林苍郁的自然山地,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宫苑。

为修建皇家宫苑,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他们都遍访名胜,看到名园美景,便命人记下,回京后即在园内仿造。他们曾游遍江南的无锡、苏州、杭州、嘉兴、扬州、镇江等地,被江南私家园林艺术中那种极为高超的艺术手法所吸引。

在宫宛园林中,许多造景皆模仿江南山水,吸取江南园林的特点。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模仿无锡寄畅园;后湖的苏州街,是模仿苏州江南水乡风光;昆明湖上西堤六桥,是模仿杭州西湖苏堤六桥;承德避暑山庄的小金山,则是模仿镇江金山寺的金山亭;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是模仿嘉兴南湖的烟雨楼;文津阁是仿宁波天一阁等。圆明园中的许多景点与题名也多直接套用苏抗的园林景观题名,如“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狮子林”等等。众多的景与题名,也都与江南著名园林艺术的景与题名对得上号,多处模仿江南园林的设计构思,或具体的布局手法。

不管是专供以宴为主的内苑北海,还是以清代皇帝“避喧听政”、“避暑还凉”的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颐和园等,都有帝王受理朝政的宫殿以及朝署值衙,作为大臣视事的功能作用。以上类型的园林,我们都统称它为皇家园林。皇家园林的艺术特点也就在于:存山淡冶如笑,宜游;厚山青翠欲滴,宜观;秋山明净汝妆,宜登;冬山惨淡好睡,宜居。

二、明清皇家园林实例

1、北京明清宫殿——西苑(三海)

明代西苑是在元代太液池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元代太液池只有北海和中海两部分,明代又开凿南海,于是形成了中、南、北三海,清代在三海中进一步兴建。

由于三海紧靠宫殿,景物优美,所以成为帝王居住、游憩、处理政务等的重要场所。清代帝王在城内居住时,常在西苑召见大臣,处理国政,宴会王公卿士,接见外蕃,召见与慰劳出征将帅,武科校技等,都在南海惇叙殿、涵元殿、瀛台、紫光阁等举行,冬天还在西苑举行“冰嬉”。

紫禁城皇宫殿宇的庄严与三海的自然条件,生动地形成对比,愈显得三海景色的幽美自然。三海本身布局的成功之处主要把狭长的水面处理得毫无呆板,而是灵活生动,各有其姿态。

北海在三海中面积最大,形状不规则,琼华岛突出于水中,岛的面积较大,也相当高,用土堆成。岛山选山石建殿宇,岛顶在元明时代原有广寒宫,是皇帝赐宴群臣的地方;清代顺治八年,在此改建成一座白色喇嘛塔,构成北海整个园林区的中心,对整个北海起到收敛凝聚的作用。乾隆时,又在岛山添建了一些亭台楼阁,如悦心殿等建筑以及构山筑洞,并在岛北面修建了弧形长廊,使北海更加壮丽。廊的中部有漪澜堂、远帆阁等建筑,使长廊不感平整呆板。岛的石洞工程很大,艺术水平也相当高,好处是在山石间有堂榭房屋,房屋内又有山石掺合在一起,使人感到建筑是在自然之中,而自然又引进室内。

岛的美妙处,还因为有一座拱桥和岛南的团城作陪衬。一座是全鳌玉炼桥,是北海和中南海的分界,用大理石砌成,共有九孔,在琼华岛与团城之间有一座永安桥,起着团城与琼华岛的联系作用,两桥之间巍然高耸的团城,上有承光殿(元代为仪天殿),另有亭树、山石、廊瓦等,登此顶可以俯瞰三海。

北海西岸建筑物很少,东岸看到一些土山与树木,北岸有几组宗教建筑,如西天、阚福寺等。而整个布局中,重点是集中在琼华岛上,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中海是南海和北海联系过渡的狭长水面,两岸树木茂密,园林建筑较少,仅在东岸露出万寿殿一角和水中立一小亭,西岸也只露出紫光阁片段。南海水面比较小而圆,水面却十分清幽,在碧波清清的湖水中,构置岛屿,称为瀛台,岛上建筑物都比较低平,远远看去,高出水面却十分协调。

南海中的“静谷”一组庭院,可以说是南海中的园中园了,是一个十分精美的游憩园,该院中叠石构洞和亭桥的摆布等可以称得上是小园中绝妙的园林艺术之精品。

2、圆明园

在北京的西北郊有西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等。在这一带山陵的东南则是沃野平畴,又有玉泉流经其间,风景佳丽,气候宜人,为建筑苑园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所以清代帝王的苑囿多向这一带发展。于是就有了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的圆明三园。

为了满足帝王的游心赏思,寻幽探胜的要求,圆明园收尽天下名胜。还在雍正做皇太子的时候,康熙于1709年把原来是明代的一个废墅赐他建园。初建成后,康熙赐名叫圆明园。从1709年开始兴建到1860华焚毁为止,前后共经历161年。

雍正之子乾隆做皇帝时,六下江南,凡看到所喜爱的奇花异石,就移置到圆明园中,不能移置的就仿造。如杭州南宋德寿宫旧址的“芙蓉”石,玲珑刻峭,乾隆看了十分喜爱,用手拂拭,拍马献媚的官吏心顿神会,就赶快把芙蓉石运至北京献上,乾隆就把它安置在长寿园的倩园太虚室的庭院中,并赐名青莲朵。圆明园中平湖秋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是模仿西湖十景,连命名都相同。1737年(乾隆二年),乾隆又命画院的朗世宁、唐岱、沈源等画出圆明园全图。

圆明园共占地二千五百亩,是我国园林艺术史上的罕世珍品,也是我国园林艺术历史发展到清代时期一个综合的杰作。宏伟壮丽的圆明园内造景繁多,有四十八景,万春园和长春园各有二十景,三园共一百零八景。每一景由亭、台、楼、阁、殿、廊、榭、馆等组成。

圆明园大致可分为五个重要的景区。一区为宫区,有朝理政务的正大光明殿等;二区为后湖区;三区有西峰秀色、问乐园、坐石临流等,其中有一景叫舍己城,城中置佛殿,城前还有买卖街,仿苏州街道建成,是皇帝后妃们买东西的地方。福海则为第四区,中心为蓬岛瑶台,福海周围建有湖山在望、一碧万顷、南屏晚钟、别有洞天、平湖秋月等景点共十多处;第五区有关帝庙、清旷楼、紫碧山房等。

乾隆时的圆明园将苏杭等处的许多风景名胜仿建于园内,出于清朝统治者的猎奇心理,在西洋教士朗世宁、蒋友仁等的耸动下,仿照欧洲“洛可可”式建筑,出现了有西欧建筑风格的谐奇趣、储水搂、万花楼、方外观、海宴堂、远瀛观、线法山等石构建筑。雕刻华丽、繁多,也很精细。其中以远瀛观最为宏伟,观前有用西方水法所建的喷水池。这一区异国情调的建筑,丰富了圆明园的景色。

圆明园建筑虽然有西方建筑形式引入,但仍不失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它吸取了历代宫殿建筑的优点,建筑形式上有所创新。一反过去那种宫殿建筑不变的积习,园内各组建筑可分为许多单体,有三间、五间,或出廊,或带袍厦,或工字形或乙字形,式样繁多,变化多端。园内的木构建筑多不用斗拱与琉璃瓦,而多是青瓦、卷棚顶,显得比较素雅。

内部装修较之宫殿更为精致。嘉庆时在园内构竹园一所,两淮盐政承办紫擅装修二百余件,有榴开百子、万代常寿、芝仙祝寿等花样。嘉庆22年,园中接秀山房落成,两淮盐政承办紫檀窗两百余扇及宝架、地罩地,俱用扬州周制(明朝末年扬州周姓工匠创此法,故名。其以金银、宝石、珍珠、翡翠、水晶、玛瑙、青金石、象牙等物,铸刻山水楼阁、人物花卉、虫鸟于紫檀漆器上)。嘉庆时装修如此豪华,乾隆时也可以想见。以装修取胜,也是圆明园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园林景现的组织上,圆明园有三个建筑区,福海四周建筑区,后湖以北的建筑区,前湖周围的建筑区。这三个建筑区结合地形和水系,巧妙布置。有的四面临水,犹如江南水乡;有的湖山对景,明快舒畅,如南屏晚钟等景;有的正面临水,以水取胜;有的就低地而构,造成山岗环抱之势。这种天工的造化与人工相结合,使自然更美。

圆明园非常注意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在红花、绿树、湖光、碧池、溪涧、山色、曲径、白云、蓝天之中,点缀着亭、台、楼、阁的建筑。宫殿建筑金瓦红墙、壮丽宏伟;有的建筑轻巧绚丽,而其中德买卖街则喧若闹市;北远山村酷似乡间;海岳开襟宛如蜃楼;丽蓬岛瑶台则胜似海外仙境;琉璃宝塔金壁辉煌;九孔石桥朴素大方。圆明园由于整个布局毫无生硬拼凑的感觉,园林建筑与环境气氛和谐,景物协调,因而符合清代帝王的“宁神受福,少屏烦喧”及“而风上清佳,惟园居为胜”的思想要求。

圆明园的特点一是水景丰富,它以福海和后湖作为造园的中心。单是福海,这一片水面就占去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沿着水面的岸边,构置建筑景观,因水成景,形成波光浩淼,景色优美的重要水区。

第二个重要的特点是建筑类型多。一是宫殿式建筑较多,而且多是左右对称的布置,如正大光明殿、大定门、左右朝房、安佑宫、淳化斋等,又都是比较重要的建筑物;二是宗祠寺庙建筑,如关帝庙、正觉寺、舍己城等,三是仿造南方园林风景的建筑,多是环山绕水的布置,是比较成功的;四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出现了西洋楼,这是皇家宫苑中的先例。

3.避暑山庄

清初,康熙皇帝为了笼络蒙古族以及避暑的需要,在承德兴建了行宫避暑山庄。此后,直到清朝末年,皇帝后妃每逢夏天常来这里避暑,或在秋初时,在避暑山庄之北的围场打猎,并会见蒙古贵族们。承德是打猎出发和归途的中间站,因此更增加了它的重要性。

避暑山庄的总面积约为560公顷,它的特点是园内围进了许多山岭,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平地,而平地内又有许多水面,这与圆明园、颐和园的布局上有所不同。园的周围绕以防御性的砖石构筑的宫垣,似宫城一般,宫垣高约一丈,厚约五尺。四周设六个门,南面有丽正门、德汇门、碧峰门,东边及东北、西北各一门,形成与一般皇家园林的不同特点。

居住和上朝理政的行宫区,布置在山庄南端的山岗上,构筑正宫、松鹤斋和东宫三部分,紧靠承德市。宫区正南向,正宫大殿为“淡泊敬诚殿”,是皇帝接见王公大臣和朝理政务的正殿,全用楠木构筑,又称楠木殿。正殿后是一长排“十九间房”是居住区。过夹道是正宫后院,正中是幢高二层的“烟波致爽”楼(康熙第一景),在楼的左右,都置有供后妃居住的四合小院。楼后另有高楼突起,叫“云山胜地”(康熙八景),人于楼上可远眺近览避暑山庄的胜景。原宫区建筑较多,但有些已不复存在。

整个山庄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有泉水聚集的湖泊和平地,西部及北部是地势起伏的山丘,这里林木茂密。山庄的湖水总称塞湖,在广阔的湖水区四周,群山环抱,宛如天然画屏。常年不断的默沁、汤泉等温泉和茅沟河、赛音河河水,滋润着漫山的林木花草,寒冬不结冰,夏日凉爽宜人。

清代皇帝选择这块山常绿、水常清、天常蓝的地方作园址,充分利用热河泉源和数条山涧,因地就势,加以人工穿凿,形成镜湖、澄湖、上湖、下湖、如意湖等水景区。其间又用杨柳依依的长堤或桥相联,形成水面的深远、曲折、含蓄、多变的园林艺术意境。又叠石堆山于湖中,构成了月色江声洲、如意洲、金山洲等众多的洲与岛,丰富了水面的变化与层次。随着水面的曲折变化,将楼、台、亭、榭等,或倚岸临水,或深入水际,或半抱水面,或掩映于绿树鲜花丛中,皆以因水成景,因水而秀。而那热河泉水,蒸汽弥漫,更为奇雾。雨中山庄,湖光浩淼,更有魅力。

避暑山庄湖洲区中的重要一景金山,三面临湖,一面溪流。山石堆叠,峭壁峻崖,层层斜上,山势雄奇秀丽,构成湖区极为重要的高视点和构图中心。山上楼阁,下筑亭台,临湖背山,环如半月,波光岩影,佳丽异常。整个布局紧凑而有韵律。在人工金山岛这个有限的面积中,有不同的层次和变化的空间,而苍松翠柏几株,又突破了平野横空之感。在远望金山之景的观赏线上,前有波平如镜的湖面与清幽浓重的金山倒映,后有溪水,远处真山淡雅清晰,成为前景金山的余韵,而金山则又为远景的序曲,形成了一种有前奏,有高潮,有余韵的强烈的节奏感,给人以极好的艺术享受。

起伏的山峦横卧在避暑山庄的西北部,松云峡、梨树峪、松林峪等幽谷奇峡环抱湖洲,园林建筑不施彩绘,不加雕饰,清雅宜人。这里有许多景观是其他皇家园林所没有的,如万树园的大片榆树,山谷区的水泉沟、松林峪,大面积的古松林,姿态奇特。梨树峪到春天时一片梨花盛开,有梨花伴月的诗境。秋天梨熟,一片丰收景象。

园外东、北两面的外八庙,借景于避暑山庄,这是该园的另一特点。八大庙中的普陀宗乘与须弥福寿寺等是仿藏等地的建筑形式,各具异态,蔚为壮观,为山庄大为增色。

康熙时期,避暑山庄有三十六景,到乾降又增三十六景,共七十二景,景景各异。当游人循径登高,立于山颠,鸟瞰山庄园林时,但见由岛洲堤桥分割成的若干水景区,湖水清波荡漾,万树成园,水面植菏,亭台楼阁隐露其间,涧泉潺潺,长流不断,山光水色,竞秀争奇。这时人们就会发现,由行宫区、湖洲区、谷原区、山岭区组成的山庄园林意境,凭着这一带的天然胜地,人工为之,巧夺天工,妙极自然。

4、清漪园(颐和园)

清漪园在北京城西北郊约10公里,公元1888年光绪把英法侵略者焚毁的清漪园修复后,改称为颐和园。

在一千多年前,北京的颐和园还只是一座荒山。山前的湖泊在元代疏浚后,作为通惠河的一个水源。明代,人们在这里开辟田垅,种植水稻和菱、莲等水生植物,为原来的荒山、水源增了一点景色,始有北国江南水乡风景之感。为此,有人把这里比作杭州西湖。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看上了这一带的自然山水,开始建园。挖湖堆山,两年后初具规模,并命名为”清漪园”,将西湖命名为”昆明湖”。原来纯朴自然的山水,经过造园家的巧妙布置,逐渐成为峰峦凝碧,洞壑幽深,碧波荡漾,绰约多姿,秀美的湖山景色。

公元1860年,清漪园如同圆明园一样,遭受到英法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破坏,几乎全部焚毁。1888年又重新修复,改名颐和园。1900年,在“八国联军”侵占时,颐和园又遭到极大的破坏,直到1903年才修复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情景。

颐和园的面积约为28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五分之四。它的总体布局是根据所处自然地势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地划分成四个景区: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庭;万寿山的前山部分;后湖及万寿山的后山部分;昆明湖的南湖及西湖部分。

颐和园不仅是一个供游憩的园林,它同时还具有宫廷的作用。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这里布置了一片密集的宫殿式建筑,以示皇家园林严肃、庄重的气派。东宫门的仁寿殿,是清朝皇帝处理朝政的宫殿,慈禧在这里受朝理政,并度过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仁寿殿的西侧乐寿堂便是慈禧太后的住处。为了取得园林气势,在庭院中布置山石盆景等,建筑采取了灰瓦卷棚顶,以区别于故宫的建筑,使整个建筑在均衡对称的布局中,有一定的活泼性。

园中主体建筑佛香阁,作为全园的构图中心。它北面依山,以取山林意境;南面临湖,故得看水的意境。从临湖的牌坊经排云门、排云殿、佛香阁直达山顶的智慧海,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而且层层上登,仰之弥高,气魂雄伟。佛香阁原是仿黄鹤楼设计修建的,阁基为八方式,阁高达38米,堂皇富丽为全园建筑之冠。置于万寿山前山的正中,地位适中得体,起到了控制全园的作用。

沿着昆明湖边,东起于乐寿堂,西到前山的最西端,建了一条728米长廊。它象—条纽带把前山上下的各组建筑联系在一起,并且成为各组建筑中的大过道,可以在这里散步,或坐在栏杆上欣赏远近建筑和大自然的景色。长廊建筑本身在一定距离内又布置了亭子或通到临湖的轩榭,把它分成有节奏的段落,又蜿蜒曲折。长廊把万寿山与昆明湖连系在一起,既起空间分割作用,又有使园林空间有机过渡的作用,丰富了空间的变化与层次。

颐和园后山的景色与前山迥然不同。后山山路盘旋上下,曲折自然,道旁松柏掩映,鸟语声声,山下一条弯曲的河水,忽宽忽窄,间以石、木桥梁,沿溪流缓行,绿水清新,非常幽静,眼耳俱适,心旷神怡。

颐和园的东北角,后山的东端,地势低下,因地就势,构成以水面为中心的谐趣园。这是一个园中之园,以水池为中心,在水面周围布置亭、台、楼、榭,用游廊、小桥相连,配以古树修竹,又有满池荷花,自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宁静小天地。

颐和园南部的昆明湖,是一片广阔的水面。用筑堤和洲岛的分隔将湖面划分为四个湖口。昆明湖的十七孔桥是仿卢沟桥,每个石栏柱顶部都有石狮子,姿态各异,犹如一道长虹飞架湖上,使水面既分割又有联系,湖山大为增色。在西堤上又建了不同形式的六座桥梁,有玉带桥、界湖桥、练桥、镜桥、驼背桥等,它们的姿态与自然景色十分协调。这种水面分割的办法,增加了湖面的空间层次和深远感,把宽阔的昆明湖点缀得更加生动秀丽。

据记载,清朝的统治者,因无限倾慕杭州西湖的秀美,曾要求在清漪园中再现西湖的景色,因此清漪园的布局与设计,在许多地方都取法于杭州西湖,深受江南园林的影响。如西堤六桥仿杭州苏堤六桥,还有仿杭州西湖湖心亭式的岛屿。水面的形状也尽量模仿西湖,也有“雷峰塔”式的报恩寺塔(后为佛香阁),也有模仿无锡寄畅园的谐趣园等。但清漪园也结合自己特有的条件和要求,比杭州西湖来得富丽浓冠,具有许多不同的风格和处型方法,也显示出帝王的骄奢豪华的生活享受。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无论是水面或绿化方面与杭州西湖的自然景观还是实难相比的。

颐和园的总体布置是继承了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颐和园是以山水风景为主的山水宫苑,辽阔的湖跟巍峨的山是平面和立面的对比,是动和静的对比,成为对比的湖和山又互相借鉴,而呈现了湖光山色的多种形态,荡舟湖上时,万寿山及其豪华壮丽的建筑群是视景的焦点,身在山上时,昆明湖水清波堤桥辉映又成为风景的焦点。

颐和园的后山与前山具有完全不向的情调,它是一处非常幽静的地带。前山和后山,或广阔明朗的昆明湖和曲折幽静的后湖,这种对比手法的处理,在颐和园中是很成功的。

在颐和园也运用了中国造园中巧妙的借景手法。如布置一些适当的眺望点,使西山、玉泉山诸峰的景色组织到园里来。至于园内各组景色则通过曲径、高台、游廊、亭阁串联系起来,互相衬托,极尽变幻之能事。

颐和园的建造也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营建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如雄伟轩昂的佛香阁及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众多建筑。临湖的雕石栏杆,大量的叠石山和饶有风趣的建筑小品:什锦灯窗墙、铜牛等。

清漪园是中国现存古代园林中规模大,最华丽,而保存又比较完整的一个例子,尤其是国内建筑物有很高的创造性。它的精神体现了几千年来我国造园技术和艺术传统的积累。

三、明清时期的江南私家园林

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成时期,此时期除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之外,封建士大夫们为了满足家居生活的需要,还在城市中大量建造以山水为骨干、饶有山林之趣的宅园,作为日常聚会、游息、宴客、居住等需要。

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与住宅相联。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尝为主的要求。

宅园多是因阜掇山,因洼疏地,亭、台、楼、阁众多,植以树木花草的“城市山林”。在数量上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其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北方的北京,南方的苏州、扬州、杭州、南京。其中江南的私家园林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江南私家园林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江南一带河湖密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玲陇空透的太湖石等造园材料,这些都为江南造园活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为著称,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为此,苏州又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

文化古城扬州,至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大小园林已有百余处,为此,有“扬州以园事胜”的说法。由于扬州地处南北之间,它综合了南北造园的艺术手法,形成扬州园林具有所谓北雄南秀皆备的独特风格。从隋、唐开始,扬州由于经济繁荣,富商大贾麋集,文人雅士荟萃,对扬州园林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地处江南水乡的苏州,城市中水道纵横、气候适宜,植物繁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当地又产湖石,叠石掇山的技巧高明,造园条件特别优越,物资又很丰富。为此,富饶的苏州,成了官僚豪富掠夺和享乐的一个重要地方。明清封建社会末期,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就成了私家园林的集中地,苏州的造林活动达到高潮,官僚地主争相造园,一时成为风尚,造园之风达三百余年之久,苏州也就成为私家园林的集中地。

皇家园林一般总是带有均衡,对称、壮严豪华以及威严的气氛。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并与住宅相联。占地甚少,小者一、二亩,大者数十亩。在园景的处理上,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的景区和游览路线。常用粉墙、花窗或长廊来分割园景空间,但又隔而不断,掩映有趣。通过画框似的一个个漏窗,形成不同的画面,变幻无穷,堂奥纵深,激发游人探幽的兴致。有虚有实,步移景换,主次分明,景多意深,其趣无穷。

如苏州拙政园,园中心是远香堂,它的四面都是挺秀的窗格,像是画家的取景框,人们在堂内可以通过窗格观赏园景。远香堂的对面,绿叶掩映的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亭的四周遍植腊梅;东隅,亭亭玉立的玉兰和鲜艳的桃花,点缀在亭台假山之间;望西,朱红栋梁的荷风四面亭,亭边柳条摇曳,春光月夜,倍觉雅静清幽。国内植物花卉品种繁多,植树栽花,富有情趣,建筑玲珑活泼,给人以轻松之感。

巧于因借是江南园林的另一特点,利用借景的手法,使得盈尺之地,俨然大地。借景的办法,通常是通过漏亩使国内外或远或近的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有限的空间以无限延仰,使人游来意无免有时也用国内有国,大国包小国,造成空间多变,层次丰富,这种园中之园,又常在曲径通幽处,在你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队却又“柳暗花明又一村”,使之产生“迂回不尽致,云水相忘之乐”。有时远借他之物、之景,为我所有,丰富园景。

江南私家园林大都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及地主经营的,比起皇家园林来可说是小本经营,所以更讲究细部的处理和建筑的玲珑精致。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室内普遍陈设有各种字画、工艺品和精致的家具。这些工艺品和家具与建筑功能相协调,经过精心布置,形成了我国园林建筑特有的室内陈设艺术,这种陈设又极大地突出了园林建筑的欣赏性。

如苏州留园的楠木厅里,家具都由楠木制成,室内装饰美观精致、朴素大方,形成了一个欣赏性的典雅的室内环境。室内布局一班都采用习惯的对称手法,墙壁上的字画挂屏以及室外的石案、石墩等,也部采取对称的布局,在重复中富有节奏。室内外装修与家具陈设品均以枣红、黑、栗壳等三色为主要色调,从而与园林其他部分的紫青色、白色相调和呼应,体现了园林建筑室内外设计的宁静要求。这恰恰与皇家宫殿建筑追求豪华壮丽,用大红大绿的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

楹联、诗词、题咏与园林相结合,利用文学的手段深化人们对园林景色的理解,启发人们的想象力,使园林更富有诗情画意的手法在江南园林中也是极为成功的。造园匠师们善于用文学上形象思维的艺术魅力来美化园景,厅、堂、亭、谢上的楹联常常是赏景的说明书。如拙政园中《海棠春坞》指的是庭内种有海棠的小院,宜春日小憩;《荷风四面》亭指的是四面临池的小亭,宜夏夜纳凉;《待霜》亭周围遍植桔树,宜深秋登临;《雪香云蔚》亭附近遍植腊梅,宣冬日踏雪。文联辞对兼有书法之妙,更引入欣赏。

这一时期也有更多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与造园实践,明朝有著名的张南阳、周秉成、计成等,清代有张链、张然、叶眺等。他们既善长绘画、又是造园家。其中计成总结了造园的理论,著有《园冶》一书;张涟叠白沙翠竹与江村石壁;计成叠影园山;石涛叠片石山房、万石园等。他们的实践和理论,大大地促进了江南园林艺术的发展。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木的有机统一。与一般艺术不同的是,它主要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成功的园林艺术,它既能再现自然山水美,又高于自然,而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四、江南私家园林(上)

江南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所形成的园林与北方园林有很大的不同。江南地区的无锡、苏州、扬州、杭州、上海、常熟和南京等地,所建园林大都是城市中建造的宅园,是为地主以及文人士大夫的需要而建造的具有城市山林式的园林。唐朝杜苟鹤的诗“君到姑苏见,人家皆枕河,姑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反映了江南水乡的面貌,所以江南园林的特点:“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高低曲折随人意,好处多从假字来”。这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

苏州是我国古老的城市之一,远在三千年以前称“荆弯”之区。春秋时为吴国的都城,秦汉时代称会稽郡,六朝称吴都,隋朝起称苏州,宋元时称为平江府,明清时又复称苏州。从以上这些苏州名称的变迁,可以看出苏州历史的悠久。

苏州造园历史也相当悠久,特别是自明清开始,地主官僚竞相建园。自明迄今,据记载有七十多处,较著名的如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

1、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元朝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621年)御史王献臣始建园,名拙政园,后多次易主,几经兴废。现园大体为清末规模,由中区(拙政园)、西区(补园)及东区(归田园)三部分组成。它是明清以来,苏州著名园林之一,也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拙政园全园的五分之三为水面,造园者采用了“南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因地制宜的手法。不同形体的建筑物都傍水而建,建筑造型力求轻盈活泼;在开阔的水面上或布置小岛,或架设小桥,打破了单调的气氛,衬托了深远,使游人如置身于构图严谨的山水画中。

拙政园由园和住宅两部分组成,园子位于住宅的北侧。入口部分有院门,内迭石为假山,成为障景,使人入院门不能一下子看到全院的景物。在山后有一小池,循廊绕池便豁然开朗。

拙政园中部清初时归吴三桂婿王永宁所有,太平天国时属忠王府。总体布局以水面为中心,临水建不同形体和向低错落的建筑。山林葱郁,颇富江南水分情趣,是全园精华所在。

水池东西向长,池小仿瀛海三岛的意境,岛的南面隔水为远香堂。岛的东、西、南三面都有曲桥可通,西面从“柳荫路曲”的石桥可至西端小岛,路上布“荷风四面亭”,过亭往东,则可到三岛中最大的—个,岛上建“雪香云尉”亭,亭的周围遍植腊梅,山间曲径,两侧乔木丛竹相掩,满山遍植树木,蔽日浓荫,富有山林之感。由亭下坡,有一溪流横陈眼前,这水系正是水绕山转之意,过溪便到三岛之中的东面小岛,上建“北山亭”,又叫“待霜事”。

经亭过曲桥便到池畔的“梧竹幽居”亭。梧竹幽居亭是一个坐观静赏的极好景点,小阁枕清流,桥下水声长,人于亭内可望绣绮亭、远香堂、荷风四面亭、香洲、雪香云蔚亭等景点和水面之景,中部的景色也尽收眼底。

拙政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置于山池之间。周围环境开阔,建筑又采用四面空透的窗格,像是画家的取景框,以便尽收四周水山景色。远香堂周围环绕着九组建筑庭院,远香堂东隅,即从梧竹幽居南行,可到“海棠春坞”小庭院,庭院内海棠二株,翠竹一丛,东西有半廊,南为粉墒,北为书斋,这是一个极清幽的小庭院。海棠、翠竹、山石与粉墙组成一幅极好的立体画图。

远香堂之西,有朱红栋梁的荷风四面亭,亭边柳条摇曳,春光月夜,或中秋佳节,漫步其中,倍晌雅静清幽。丽在远香堂西南角上,有小飞虹和小沧浪等一组建筑。这些庭院都饶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

由于水多,故而桥多,桥皆平桥,设有低栏,轮廊横平,简沽轻快,与平静的水面十分协调。当人们由小沧浪凭栏北望,透过小飞虹遥望北向的荷风四面亭时,以见山楼作为远处背景,空间层次深远,景面如画。而那迂回曲折的石桥紧贴水面,人们站在桥边小憩,犹如到了瑶池仙境。漫步其中,水光倒影映照其面,正是“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苏州园林大都为封闭式,难借园外景色,于是采取了另一种借景的办法,即对景。如拙政园内的枇杷园,月门正对雪香云尉亭,漏窗、洞门既联系空间,又组成对景;而雪香云蔚亭一景,又是枇杷园小庭院的借景。绣绮亭在假山之上,紧倚枇杷园,在绣倚亭内俯视枇杷园小庭院,可远眺见山楼,这是前后左右高低互借的佳例。

拙政园西区也有一片水池,池北水面低处建倒影楼,池南有宜两亭,隔池互为对景,并倒映于清澈的池水之中,成为一处佳景。宜两亭建于山上,人于亭内既可看到西区园景,又可以俯瞰中区园景。宜两亭和北边的倒影楼之间有一曲折起伏跨水而建的波状长廊相连,水廊沿池水走向,顺势而建,空间贯通多层次。

以池为中心,环绕水池布置了三十六鸳鸯馆与十八曼陀罗花馆,形成院中院。池中挖土堆石成岛,扇亭建于岛上。流水环抱,近水楼台,池岸亭榭,构筑得体,倒影浮映,为拙政园西部园景的绝佳处。

东区为“归田园居”旧址,旧有建筑及山石大半已不存在,现有者多系解放后所建。园内设假山、水池、亭榭、茶室等,与中区依墙构复廊,辟南北二门相通。此区山池建筑的布置较为疏朗,又置大片草地,与我国传统造园手法有所不同,是一种新尝试。

2、留园

留园在苏州市榈门外。明嘉靖时太仆徐泰时建东园于此,清嘉庆时为刘恕所居,名寒碧山庄,又名刘园。咸丰同治年间,苏州诸园多毁于兵乱,而此园独存,光绪时盛康重修,易名留园。园中有湖石峰十二,其中冠云峰最为突出。从布局上看,留园分为中区、东区、北区和西区四个主要部分,而以中区和东区为全园的精华所在。

园林艺术的时空变化与持续,在苏州园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虚实、高低、明暗、动静、变化等,处理得巧妙的佳例,莫过于苏州留园了。留园的入口是一古朴典雅的大门,而从入口步入到庭院,利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走进入口是一小小的庭院,有几只盆景,使得小小的庭院富有生机。然后,游人进入一条小过道,这可以说是收。游人经过了这一段迂回曲折的狭小空间之后,来到“古木交柯”处,古树、山石、天竺,犹如立体的四面,进入视野的恰是那美丽的花窗。不同的精巧的楼窗有数十种,具有将景物隔开,又将景物联成一气的功能。透过漏窗,浏览窗外若隐若现,一藏一露的景色,千变万化,令人神往。—忽儿紫藤、桃花、茶花等万紫千红,芬芳四溢;一会又是远处亭台矗立,假山壁立,深壑丛林,溪流潺潺。透过漏窗上的各种图案北望,园林中部的山池楼阁隐约可见,步移景异,时过境迁,随着一年四季和一天内早、中、晚的时间变化,出现不同的景色。

当游人穿过涵碧山房,空间骤变,视野顿时开阔。眼前一汪湖水,湖中堆土成的小岛,犹如缩小了的“蓬莱仙境”,使人心逸神飞。

从寒碧山房西北,缓登爬山游廊,中途有亭,叫“闻木樨香轩’。这只可环视景色绝佳的中区各景。望园东部的建筑群前后参差,高低错落;相互呼应的楼阁轩屋,掩映在古木奇石之间;东南角是水池的尽头,灵空的长排空窗,古木交柯的廊屋和水连成一角美景。再看那涵碧山房的平台突出水际,层次错落分明,更有倒影清晰在目,富有山林野趣。

因东部以建筑与庭院为重点,远翠阁、曲豀楼、清风池馆、汲古得绠处、五峰仙馆等皆参错有致,颇具匠心。主厅五峰仙馆又称楠木厅,是目前苏州园林中最大厅堂,内部装修甚为精美,馆的前后左右都有置石成景的院子,厅南庭中矗石峰五座,山上相传有十二生肖,后院也堆叠石峰假山,低处又砌筑小小金鱼缸,一汲清泉,清意幽新。所叠假山后沿墙绕以回廊,可通达前后左右。整个五峰仙馆就置身在山石、树木、水池形成的庭院中,不出室门,而能坐观山林之美。

五峰仙馆与林泉耆硕之馆之间,夹有两个小院,南面是石林小院和辑峰轩,北面是“还我读书处”。小院占地不多,却回廊环绕,空间通透,层次分明。庭中又植佳木修竹,芭蕉数片,精巧得体。

东区竖立着江南著名的峰石美景“留园三峰”,高耸奇特而冠世,又具嵌空瘦挺之妙,隔沼与鸳鸯馆相望,成为极好的对景。左右又有瑞云和灿云两峰作伴,成为江南园林中峰石最为集中的一只。林泉耆硕之馆的鸳鸯厅,是欣赏石峰主要所在。冠云峰之北为冠云楼,登楼可一览全园景色。留园北区原建筑已毁,现广植竹、李、杏,余地辟置盆景。

留园西区之土阜为全园最高处,可借景虎丘、天平、上方诸山,阜上植以青枫、银杏,秋季红叶遍山,堪称一绝。

3、网师园

网师园在苏州市友谊路,南宋为史正志万卷堂址,园称“渔隐”。清乾隆时宋宗元重修,取其旧义,改名网师园。它是园与居住相结合的宅园,园在宅西,全宅面积约九亩,以布局紧凑,建筑精巧与空间尺度比例良好著称,是当地中型园林代表作。

园中部凿池,岸周叠砌石矶、假山,其东南与西北并有水湾,曲折深奥,若渊源之无穷。池东为原住宅厅堂,有大门、轿厅、大厅、花厅及庭院二重,依中轴对称布置。池南为小山丛桂轩,是园中主厅,四周罗石植竹,环境甚为清幽。

从北岸看松读画轩与集虚斋退隐于松石轩廊之后,而东北角的竹外一枝轩以其玲珑空透突出于诸景之前,使建筑有前后空间变化,又有对比。东侧厅屋的巨大山墙,因局部作了处理而不显得呆板,从各个角度都能构成良好画面,是此园设计成功的一个方面。

园林艺术中的动静处理手法,在以小巧玲珑、曲折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尤为成功。如在“月到风来亭”,游人走进了静中有动,而又变化着的美妙景色之中:那沿墙走廊、爬山廊、回廊等迤逦曲折,满池清水倒映着园中的景色,随着一天中时间的变化,景色也跟着变化,待到皓月中天时,月光、灯光、池水波光交相辉映,具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这种景观随着时间而变化,形成了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造园家不仅注意到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还考虑到一年四季的变化,那种春宜花、秋宜月、夏宜凉风、冬宜晴雪的静中有动的艺术构思手法,在网师园中是极为成功的。

殿春簃是网师园中极好的—景,该庭院以梅和芍药闻名。院内有简朴、古雅的小轩两间,另有复室,竹、石、梅、蕉隐于室内后窗几块小小的空地上,窗框仿佛是中国山水画的轴绫边,画就是一角空地上一一湖石,几支翠竹或三二华滋的花草,几株芭蕉构成生机勃勃而又不同的静观画面。

这些“插曲”运用前后不同的层次,随时间的变化,在不同的光阴效果之下,犹如浓、重、淡、清的水壁画展现在人们眼前,而又是静中有动的画面。通过漏窗或隔扇看殿春簃的室外院内景色时,移花栽木,假山重叠。

假山靠墙处,有“冷泉亭”,亭旁泉水清澈见底,又有滴水叮咚,形成殿春簃极幽的静境,又有拨动心弦的动境之意。占地虽只一亩左右,庭院构思却有极妙之处。

4、狮子林

狮子林与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共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它位于园林路,始建于元代(公元前1350年前后)。据记载,创园者天加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邀请当时名画家共同策划构思而成,因中峰曾在浙江天月山“狮子峰”住过,故定名为“狮子林”。

园的整个布局以东西横向的水池为全园中心,池的东、西、南三面都叠石堆山,山上峰峦起伏,山下洞壑宛转,间以溪谷,古木交柯,绿树掩映。园以叠山取胜,奇峰林立。其中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霄等峰,而又以狮子峰为最。

园东有三院二厅的一组建筑,即鸳鸯厅、燕眷堂和其后的小方厅,原是园主宴客所在,西侧前有立雪堂、堂侧有洞门可登假山,山间建有卧云室、修竹阁,山北为二层建筑揖峰指柏轩,轩沏石桥横架于溪上,跨桥便登假山北部。

苏州狮子林不大,但其叠山理水的艺术处理较佳,那飞瀑亭的瀑布,分成三段跌落,依崖壁泻下或临空直下,犹如岩崖峭壁上飘下一层薄如蝉翼的水纱,声如激流澎湃,状若万马奔腾。一流清水运转注入荷池,其上又架以石板桥,桥上行人,仿佛置身于山谷间。这景色俨如缩小了的自然式瀑布,人工为之,妙极自然。特别是池上架桥的处里办法,可使水面空间相互贯通,似分非分,增加空间层次,又有倒影效果。

桥面临水,既便于观赏游鳞莲蕖,又使人感到水面宽阔。池岸叠石参错,池中莲荷高下,水面亭楼倒影,池边绿树拂波,附近又有假山、岩壁,烘托出了飞瀑山势的峥嵘。

园北部以园林建筑为主,有真趣亭、暗香琉影楼、早船等,全园廊庑周接,随地势起伏变化,高下错落,曲折多变。

5、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景德路,宋时为景德寺,清乾隆时建为私家园林。它的特点是以山为主,辅以池水。此山为清乾隆时叠山名家戈裕良所建,能逼真地模拟自然山水,在一亩左右的有限空间,山体仅占半亩,却构出了谷溪、石梁、悬崖、绝壁、洞室、幽径,建有补秋舫、问泉亭等园林建筑。以质朴、自然、幽静的山水,来体现委婉含蓄的诗情,通过合理安排山石、树木、水体,体现深远与层次多变的画意。

全园布局是池东为主山,使人有在一畴平川之内,忽地一峰突起,耸峙于原野之上的感觉。山虽不高,却如巨石磅礴,很有气派。主山分前后两部分,其间有幽谷,荫山全用叠万构成,外形峭壁峰峦,内构为洞,后山临池水部分为湖石石壁,与前山之间留有仅一米左右的距离内,构成洞谷,谷高五米左右。

一山二峰,巍然矗立,其形给人有悬崖峭壁之感。其间植以花草树木,倍觉幽深自然。山脚止于池边,犹如高山山麓断谷截溪,气势雄奇峭拔。构置于西南部的主山峰,有几个低峰衬托,左右峡谷架以石梁。站在石梁仰望,仰则青天一线,俯则清流几曲,形成活泼生动的园林艺术空间效果。

池在园之西、南,盘曲如带,又有水谷二道深入南、北假山中,婉蜒深邃,益增变化。水上架曲桥飞梁,以为交通。北面之补秋舫,前临山池,后依小院,附近浓荫蔽日,峰石嵯峨,是为园中幽静所在。

环秀山庄凿池引水,富有情趣,使得山有脉,水有源,山分水,又以水分山,水绕山转,山因水活,咫尺园景富有生机。

五、江南私家园林(下)

6、沧浪亭

沧浪亭在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北宋诗人苏舜钦(子美)买别墅临水筑沧浪亭,是苏州造园史上最早的园林。元、明时期,园废,为佛寺所有。清康熙时,沧浪亭重建。

该园入口很有特色,有一条小溪从门前而过,东连水池,木桥横架水溪之上。因此,入口既可船来,又可步入,顺应自然,布局灵活,显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借景因地不同,而有所异。苏州的沧浪亭借景颇有妙处。园外有一湾河水,在面向河池一侧不建园墙,而设有漏窗的复廊。长廊曲折,敞一面,封一面,间以漏窗,空间封而不绝,隔而不断。外部水面开朗的景色破壁入园,使沧浪亭园内的空间顿觉开朗扩大。人游廊内,扇扇花窗,步移景换,动静结合,处处有情,面面生意,既是法,又是理。

漏窗敞露外向,使沧浪亭与封闭的私家园林形成迥然不同的特点,为此园独异之处。该粉漏窗建筑朴素无华,但造型图案精美生动,无一雷同,冠于苏州名园。

沧浪亭的总体布局以“祟阜广水”、“杂花修竹”为特色,富有自然情趣。该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中心是一座隆起的由东往西的土石假山。环山随地形高低绕以走廊,配以亭榭。假山最高点偏西有方亭,上悬有“沧浪亭”三字匾额。亭东的山上石径曲折多变,间以桥梁溪谷,林木森郁,藤萝蔓挂,犹如深山野谷。

由廊向南,可达五百名贤祠、翠玲珑,并有—组“旺道堂”为主体的建筑群。顺此往南,过“瑶华境界”,穿花墙过洞门,登梯来到“看山楼”。山际置亭,宜坐宜留,待月迎风,俯视全园。

南望园外姑苏城墙,一片农村景色。再远望去,天平诸山隐约如云烟,轻淡迷朦,山色如画。而当游人来到北园假山北长长的游廊中时,通过漏窗浏览园内山石、树木、花草、轩榭时,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若隐若现动态的景色,千变万化,美不胜收。利用粉墙窗框来划分空间,使闭合、开敞、明暗、左右、纵深相结合,达到有变化、有层次的园林艺术空间体系。

7、艺圃

艺圃在苏州市区“文衙弄”内,明代始建,祟帧末年改称艺圃,又称“敬亭山房”。

园林面积不大,但布置别致。园的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周围布以建筑、山石、花木。北面以建筑为主,构成了一首“闲适古诗”,幽静的环境令人神往。南面以山景为主,而主要的观赏点是池北厅堂前的水谢(有一座明代四角亭,弥足稀贵),人于树内南望,尽收园内。山水之美,比较开朗自然,也很有自然山林之感。

院内除了环绕水池所形成的主要景区外,还有若干小的景点。西南角围墙以内是一区比较幽静的封闭性小院落,可经由月洞门而入。在南面假山背后,也有一些小空间,具有山径风光。

园的观赏路线以环池一周为主,另设一些辅助路线。西面一段有游廊,接连两处主要建筑物。园的大门在东部,进门如一普通旧宅院,入园需经一段曲折而修长的巷子,步入内园豁然开朗,这在空间上造成与园景的对比,这是江南园林中所惯用的手法。

艺圃的水池处理以聚为主,仅略分小水湾与东南及西南二角。由于聚多分少,因此使人感到相当开阔,而东南、西南的水面,增加了水面有延展不尽之意。水上又架设了低平曲折的石桥,以此衬托池水大,山石高,是成功的对比与衬托手法。

8、寄畅园

寄畅园位于无锡西郊惠山脚下,初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明朝户部尚书秦金的别墅,明隆庆年间改为现名。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华)园毁,现在园内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但池沼假山,古木碑石,回廊亭榭都还是旧时的风貌。

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是锡山,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势若相连。东为亭榭曲廊,相互对映。园的面积虽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最,近览如深山大泽,远眺山林隐约。山外山,楼外楼,空间序列无穷尽。

园内池水、假山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作成,是惠山的自然延伸,这更是得天独厚了。所以,此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水平甚高,宜为江南名园之一。

寄畅园的水池和山的处理也很成功。水面南北纵深,池岸中部突出鹤步滩,上植大树二株,与鹤步滩相对处突出知鱼槛亭,划分水面为二,若断若续。池北又有平桥浅低,似隔还通,层次丰富。山的轮廓有起伏、有主次。其中部较高,以土为主,二侧较矮,以石为主,土石间栽植藤蔓和树木,配合自然。山虽不高,而山上高大的树木却助长了它的气势。假山间为山涧,引惠山泉水入园,水流婉转跌落,泉声聒耳,空谷回响,如八音齐奏,称八音澜,与“天下第二泉”相连。

在观赏路线的组织中,也运用江南园林常用的空间疏密相间手法。从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是二个相套的小庭院,走出厅堂,则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在到达开阔的水池处前,又都必须经过山间曲折的小路、谷道和涧道。这种不断分割空间、交换景色的处理手法,造成了对比效果,使人感到园内景色生动和丰富多彩,从而不觉得园小。

该园原作为别墅之用,所以建筑物所占的比重较少,以山水为主。建筑的布置上,以秉礼堂处较好。一个不大的庭院分隔成数个空间,它们之间主次分明又互相流通。在视线上则增加了层次,扩大了空间。庭院内的走廊、小水池、石峰和花木则更显得生动活泼。但从秉礼堂向东、西、北三面看,由于墙上漏窗的位置较高,不能隐约见到园内景色,略显封闭。

寄畅园的一些布置手法,特别是在模仿自然情趣上所达到的效果是很好的。但园的布置也存在一些缺点,园东南角处过于开敞、单调,与园内的整个气氛不协调,园内建筑不够精巧,彼此之间也比较缺乏联系。

9、上海豫园

上海豫园原为明代潘允端以“豫悦老亲”,为其父所建,取名豫园,是上海著名园林之一。豫园建于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59年~1577年),占地二公顷左右,设计精巧,相局疏密得当,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融合了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曾被誉为“奇秀甲于东南”的古园林。今日豫园约有48个风景点,由五条龙墙把它们分割成六个不同景区,各有特色。

豫园的造园艺术尤以园林空间虚实对比的处理手法为佳。它的入口处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大门,进入园内,过三穗堂,便是仰山堂、卷雨楼。在仰山堂可凭栏仰视北部那高约12米的黄石假山山景,这就是明代园林建筑第一高手上海张南阳精心设计的遗作,至今保存完好,名扬海内外。卷雨楼北临池水,这池水既是造景的重要部分,又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视线无阻却又被大池相隔,这可以说是有虚有实了。

池之东有一条游赏路线,以游廊相联,廊中有方亭一座,又有“渐入佳境”匾额。在游廊中可欣赏大水池周围形貌苍古的自然景物,但又与中部园景相隔,不是一览无余,而是有虚有实。游廊左侧又有高三米左右的石峰,起到障景和增加空间层次的作用。廊的尽端正面墙壁上有“峰迥路转”的石刻,在这里既可去大假山,又可通中部园景,逶转分开,通前达后,曲折深奥,渐入幻境。在假山山麓有挹秀亭,在挹秀亭中既可窥见大假山和池面荷花的秀丽景色,而又不让你见似真似假的大假山全貌,一虚一实的造园手法,运用得极妙。

仰山堂前的池水分流两支,使山景有溪流纵横之感。一支向西入山间,深奥莫测,一支向东过水榭绕“万花楼”下。清流狭长,而其上隔以花墙,流水复自月门中穿过,望去有深远不知其终之感,有虚有实。更为引人之处是用清流与复廊联系,中有一道漏窗的墙,把景物分隔成两个境界,南面是流水山石,北面是厅堂过道。游人步入廊内,左顾右盼,彼此衬托,充实情趣,顿觉空间扩大,层次加多,有虚有实,咫尺之地,有极妙的安排。

万花楼东是以点春堂为中心的建筑群。点春堂是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为上海人民革命斗争的遗址之一。堂前有打唱台,堂东倚墙叠山筑屋,下有小溪石洞。山颠的快楼形体轻巧玲珑。出点春门楼,就是豫园东部胜景,会景楼风景区展现在眼前。明代风格的长廊“点春廊”引你穿过翠竹,会景楼与九狮轩隔水相望,傍水的九狮轩水榭,静卧在青石古树之中。

玉玲珑、玉华堂、积玉峰、积玉廊是玉玲珑风景区的精华,天工奇石玉玲珑,据说为宋徽宗花石纲的遗物,实乃石中异宝。积玉峰置于积玉廊上,与玉玲珑、玉华堂似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又得碧水相衬,真可谓交相辉映。

积玉廊北尽头新堆砌了一座假山,山道曲折盘桓,山洞幽致别趣,洞中套洞,错综相交,路中盘路,起伏相间,且有洞流,聚而成泉,顺悬崖直下,绕山道,过石室,随廊而去……。

粉墙围住得月楼,得月楼为之俏丽,而会景楼和玉玲珑两风景区又被巧妙隔开,墙间洞开一门,“玉玲陇”正好映在洞门之中。人随曲桥引,石在洞中游,恍惚之中有一种朦胧美。

整个东部占地7亩,水池就占了60%,使东部景致倒映在碧波水池中,虚实相间,相映成趣。

内园原为邑庙后花园,占地二亩,以“晴雪堂”为主体。堂东有溪流与廊、亭、花墙组成庭院。厅前叠山,山后建楼,参差错落,间种古木,植物繁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

嘉定秋霞圃是上海最古老名园。这座园林原系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宅园,园中有给人以四季之美的“丛桂轩”座落在桂花丛中,堪称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佳品。

10、个园

在扬州市东关街北有一座个园,清初称寿芝园,相传园内叠石出于石涛之手。嘉庆时属两淮盐首黄氏,因种竹多,得名个园。此园以四季叠石假山著称,南为入口,中部有二池:东池以小桥划水域为二,池南桂花厅,面阔三间,单檐歇山,是园中主要建筑,池北有六角亭一处;西池较小,北岸砌有湖石假山,南岸为竹林。园北有长达十一间的二层园林建筑。

以四季假山闻名的个园,春景在桂花厅南的近入口处,沿花墙布置石笋,似春竹出土,又竹林呼应,增加了春天的气息。夏景在园的西北,湖面假山临池,涧谷幽邃,秀木紫荫,水声潺潺,清幽无比。秋景是黄石假山,拔地数仞,悬崖峭壁,洞中设置登道,盘旋而上,步异景变,引人入胜。山顶置亭,形成全园的最高景点。

冬季假山在东南小庭院中,倚墙叠置色洁白、体圆浑的宣石(雪石),犹如白雪皑皑未消,又在南墙上开四行园孔,利用狭巷高墙的气流变化所产生的北风呼啸的效果,成为冬天大风雪的气氛。而就在小庭院的西墙上又开一圆洞空窗,可以看到春山景处的翠竹、茶花,又如严冬已过,美好的春天已经来临。这种构思设想的园林空间变化的艺术极具新意。

n第七章园林发展史总结

一、皇家园林

(一)皇家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当时皇家园林是以囿的形式出现,即在一定的自然环境范围内,放养动物、种植林木、挖池筑台,以供皇家打猎、游乐、通神明和生产之用。

2、秦汉时期,皇家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即皇家的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结合起来,其范围达到方圆数百里。一池三山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

3、魏晋时期,皇家园林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在内容上继承和发展了秦汉山水宫苑。

4、隋唐时期,皇家园林趋于华丽精致。

5、宋代,皇家园林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高潮,发展为写意山水园,假山的用材与施工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6、元明清时期,皇家园林的建设趋于成熟,造园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一次飞跃,圆明园的建筑还首次引进了西方的造园艺术与技术。

(二)皇家园林鼎盛发展的原因

1、明清的帝王接受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审美情趣和造园理论,而后者本来多少带有与主流文化相分离的出世倾向。

2、皇家造园追求宏大的气派和皇权的象征,导致了园中园格局的定型。

(三)皇家园林的鉴赏

1、气魄宏大,巧夺天工

皇家园林气魄宏大,首先表现在占地多、规模大,充分利用了天然山水风景的自然美,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重视选址,手法近于写实。

2、分区明确,园中有园

1)皇家园林常常较为明确的分为若干个景区,大的景区又由许多小的景点组成,之间以山石林木、廊墙或桥堤相连。

2)园中有园的艺术手法,能使皇家园林风景取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的对比效果。

3、主题突出,内涵丰富

1)君权:建筑高大雄伟,反映帝王唯我独尊的思想。

2)祁福:不少景点的设置有全国统一、四方太平的象征意味。

3)长生:如三山的设计。

4)宗教:如在园林中设置寺院。

二、私家园林

(一)私家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中国私家园林很可能与皇家园林起源于同一时代,均是仿皇家园林而建,只是规模较小、内容朴实。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在自然山水基础上稍加经营而成的山水园。

3、唐宋时期,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人造园更多地将诗情画意融入到自己的小小天地之中。

4、明清时期,私家造园之风兴盛,多为城市宅园,面积不大,但选址得当,以假山水为构架,穿插亭台楼阁,树木花草,朴实自然,小中见大,充满诗情画意。

(二)兴起原因

1、私家园林的成熟,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与封建权力之间持久的冲突与融合。

2、私家园林的审美趣味后来为皇家所吸纳,一些宗教寺庙,尤其是汉传佛教寺庙的营建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

(三)私家园林的鉴赏

1、小中见大

1)一般占地较少,规模较小,在字上做文章。

2)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各种手法创造一种曲折有致的环境,扩大人们对世界空间的感受。

2、文意与书卷气

由于园林主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所以他们常如吟诗作画一般来进行园林创作。

3、清雅朴质

私家园林建筑几乎都是灰瓦白墙,木装修也多深褐色,台基和铺地或用青砖,或用灰石,或用鹅卵石等。图案简单古朴。

4、可游可居

私家园林既有山水林泉,重视自然美景的建造,又有厅堂书斋,讲究起居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5、个性鲜明

古代士人一般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对自然美较为敏感,又有丰富的游历经验,在造园构景时,能自觉地按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园中山水花木等景物的关系,求其精,以突出自己的园林风景主题和个性。

三、寺观园林

(一)寺观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1、随着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管理机制,寺观拥有大量土地。就佛教而言,到宋代末年已最终完成寺院建筑世俗化的过程,通过世俗建筑与园林化的相辅相成,更多地追求人间的赏心悦目、恬适宁静。道教历来模仿佛教,建筑也一样。

2、寺观既建置独立的小园林如宅园模式,也很讲究内部庭院的绿化,多有以栽培名贵花木而闻名于世,再配以小桥流水或少许亭榭的点缀,又形成寺观外围的园林化环境。

(二)发展原因

1、宗教生活和宗教哲学的产物

2舍宅为寺为寺观园林提供了物质条件。

3、佛事与览胜结合,利于吸引香客。

4、宗教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使寺观园林备受瞩目。

(三)寺观园林的鉴赏

1、特点

1)产权和使用权性质不同。

2)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延续性不同。

3)选址理念不同,天下名山僧占多成为规律。

4)更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天人合一。

2、布局

1)宗教活动部分

2)生活供应部分

3)前导部分

4)园林游览部分

<!--EndFragment-->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